糟踏

zāo tà [ zao ta]
注音 ㄗㄠ ㄊㄚˋ

词语释义

蹂躏;侮辱。 损害。

词语解释

  1. 蹂躏;侮辱。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女的没拉走,只他那小老婆受了点糟踏。”

  2. 损害。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看看当时也标榜‘革命’的反动政权把国家和民族地位糟踏成什么样子。”

引证解释

⒈ 蹂躏;侮辱。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女的没拉走,只他那小老婆受了点糟踏。”

⒉ 损害。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看看当时也标榜‘革命’的反动政权把国家和民族地位糟踏成什么样子。”

糟踏的网络释义

糟踏

  • 糟踏是汉语词汇,解释为 蹂躏、侮辱。
  • 糟踏造句

    富饶的鱼米之乡被鬼子糟踏得满目凄凉。
    别糟踏农民辛苦收获的粮食。
    不要糟踏这样一个千载一时的机会。
    当我们妥协的越多,我们的头就会被越多人糟踏。
    和合林中出来的野猪,把它糟踏;野地的走兽,拿它当食物。
    散居着几户人家,淳朴善良,以采野茶和挖药材为生,种玉米蔬菜自给,群猴性情顽劣,常攀折糟踏,年年收获无几,生活很是清苦。
    曾有个人,每次都能酿很好喝的酒,可却被我一罐罐的糟踏了…,如今时过境迁,我想喝了,自己寻思再酿的时候却总寻不回以往的滋味了,明明当初是我教她的,可如今动起手来却总觉得欠了些什么。
    打起来煤屑就不会糟踏你白头发。
    人糟踏食物而另人却食不果腹。
    行动吧!奋起吧!稳健行事,不要徒然糟踏你的时光……不论你身处何地,拿出一番作为来行动吧!
    我记得,有一次就登了一篇为京剧《坐楼杀惜》中的阎婆惜打抱不平的文章,说阎婆惜是被压迫、受欺负者,宋江则属于剥削阶级,是糟踏女人的。
    笔者认为,艺术上允许实验但不能容忍乱来,以任何名义糟踏原著的改编,都将被人们唾弃,尤其是糟改鲁迅先生的作品。
    时间总不亏待那珍贵它的人,如果你糟踏它,它也会把你的生命化为废墟。
    林中出来的野猪,把他糟踏,野地的走兽,拿他当食物。
    她的盐放得太多,把汤给糟踏了。
    这种动物糟踏庄稼、破坏林地、损毁花园,每年还造成数万起交通事故。
    当他看见自己的画被糟踏了时,难以克制的愤怒涌上心头。
    在那些由国家单位管理的楼房中出现的糟踏与掉以轻心我已习以为常了。
    她并不愿意她的房客们糟踏她的房子。
    鲜花插在牛粪上,真把她糟踏啦!

    汉字详情

    zāo [zao]
    部首: 610
    笔画: 17
    五笔: OGMJ
    五行:
    仓颉: FDTWA
    四角: 9596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曹声。从米,与制酒有关。本义:古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后指酒渣)

    (2) 同本义

    糟,酒滓也。——《说文》

    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醫酏糟。——《周礼·酒正》。注:“糟,醫酏之不醫者,醫者曰清。”

    稻醴清糟。——《礼记·内则》。注:“糟,醇也。”

    邻有糠糟。——《墨子·公输》

    梁肉之与糠糟。

    何不餔其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糟鼻子(酒糟鼻;红鼻子);糟油(加入甜糟或酒糟调制的油。用来浇拌凉菜或做醮食用);糟魄(酒滓。同“糟粕”);糟坛(饮酒聚会的地方。即“酒坛”);糟头(酒鬼,斥骂喜饮酒的人)

    (4) 指粗恶的食物 。如:糟食(粗劣的食物)

    动词

    (1) 以酒或酒糟渍物

    公不见肉糟淹更堪久邪?——《晋书·孔群传》

    (2) 又如:糟鱼(腌后用酒糟渍之,再经烹烧而成的鱼);糟腌(糟淹,糟醃。用酒或糟加上盐及其他调味品腌制食品)

    (3) 糟蹋 。如:糟趾(糟蹋;蹂躏);糟扰(骚扰)

    形容词

    (1) 俗称事物败坏为糟

    这事更糟了,怎么和尚脑袋上长出辫子来呢?——《儿女英雄传》

    (2) 腐烂 。如:糟朽;这根柱头糟了

    英文翻译

    sediment, dregs; pickle

    方言集汇

    ◎ 粤语:zo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1 zau1 [陆丰腔] zo1 [海陆丰腔] zo1 zau1 [客英字典] zau1 [梅县腔] zau1 [东莞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o1 [宝安腔] zau1
    ◎ 潮州话: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作曹平聲開口一等tsɑucau/zau
    tà,tā [ta,ta]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MEA
    四角: 62169

    详细解释

    动词

    (1) 落下 。如:蹋顿(跌倒);蹋衍(指斜平的下坡路)

    (2) 下垂 。如:蹋翼(耷拉着翅膀。颓丧无所作为的样子)

    (3)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足,沓( )声。本义:足着地;踩 )

    (2) 同本义

    踏,足著地也。——《玉篇》

    足踏使坚平。——《齐民要术·种葵》

    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晋书·王述传》

    (3) 又如:踏步不前;踏雪(在雪地上行走);把火踏灭;踏踏(马蹄声,也作蹋蹋);踏破菜园(吃素的人,破了荤戒);踏蹑(织布时踩踏织机的踏板)

    (4) 边走边唱;打拍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唐· 王建《水夫谣》

    (5) 又如:踏场(按照乐调节拍舞蹈);踏臂(连臂而歌,踏地打节拍);踏蹄(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6) 查,勘察 。又如:踏逐(寻求,觅取);踏验(实地勘察);踏灯(元宵节上灯市看灯);踏缉(察访搜捕);踏察(勘察,探测)

    (7) 迈步 。如:踏罡步斗(道家作法时以特定方位的步子移动);踏踵(漫步);踏屣(犹行步);踏实(行步稳健;落实)

    (8) 吞咽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唐· 李贺《感讽五首》

    (9) 跟随 。如:踏肩(一个紧接一个);踏故习常(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10) 游赏 。如:踏花(踏青,游春);踏赏(踏青赏景)

    (11) 踢 。如:踏蹴(踢);踏鞠(古代的一种踢球运动)

    (12) 蹬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名词

    (1) 脚凳,搁脚的矮几 。如:踏床(置于床前搁脚的小凳,用来防潮寒之气侵入脚底);踏床板(踏床);踏垫(门口除鞋尘的垫子);踏凳(踏脚凳)

    (2) 鞋

    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温庭筠《观舞妓》

    (3) 另见

    英文翻译

    step on, trample, tread on, wal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p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p8 [梅县腔] tap8 [海陆丰腔] tap8 [台湾四县腔] tap8 [宝安腔] tap8 [陆丰腔] tap8 [东莞腔] tap8 [客英字典] tap8 [客语拼音字汇] dad6 tab6
    ◎ 潮州话:d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合入聲開口一等tʰɒpt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