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躯

mí qū [ mi qu]
繁体 糜軀
注音 ㄇ一ˊ ㄑㄨ

词语释义

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词语解释

  1. 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三国 魏 曹植 《圣皇篇》:“思一効筋力,糜躯以报国。”《南齐书·王僧虔传》:“祖兄二世,糜躯奉国。”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欲报此德,糜躯未谢。”

引证解释

⒈ 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三国魏曹植《圣皇篇》:“思一効筋力,糜躯以报国。”
《南齐书·王僧虔传》:“祖兄二世,糜躯奉国。”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欲报此德,糜躯未谢。”

糜躯的网络释义

糜躯

  • 糜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í qū,是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 汉字详情

    mí,méi [mi,mei]
    部首: 610
    笔画: 17
    五笔: YSS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CF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méi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米,麻声。本义:粥) 同本义

    糜,糁也。——《说文》

    糜,煮米使糜烂也。——《释名·释饮食》

    糜,糜粥。——《广韵》

    粥之稠者曰糜。——《尔雅·释言》注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古乐府《东门行》

    (2) 又如:糜沸(比喻世事混乱之甚,如糜粥之沸于釜中);糜粥(粥)

    动词

    (1) 粉碎,捣烂

    以糜敝之。——《荀子·富国》。注:“散也”

    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贾山《至言》

    (2) 又如:糜没(粉碎毁灭);糜灭(粉碎毁灭);糜躯(粉身碎骨,指献出生命);糜捐(粉身碎骨,舍弃生命);糜粉(粉碎。亦指碎屑)

    (3) 消耗,通“靡”

    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糜耗(糜费);糜费(浪费);糜损(浪费损耗)

    (5) 另见 méi

    英文翻译

    rice gruel, congee; ma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宝安腔] mi2 | men2 moi2 fui1 [海陆丰腔] mi2 mien2 moi2 [陆丰腔] moi3 [台湾四县腔] mi2 mien2 moi2 [客英字典] mi2 moi2 mien2 [梅县腔] mi2 moe.2 [东莞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mi2 m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靡爲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mie/myemĭe
    [qu]
    部首: 710
    笔画: 11
    五笔: TMDQ
    五行:
    仓颉: HHSK
    四角: 21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身,区声。本义:身体)

    (2) 同本义

    躯,体也。——《说文》

    籍柔覆温之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躯老(躯劳。身体,身段);血肉之躯;躯量(身材);躯躬(身体。引申指生命);躯材(身材);躯身(身躯)

    (4) 身孕

    其母怀躯,阳气内养。——《三国志》

    (5) “躯口”的省称。宋元时代女真族和蒙古族称被俘获并强迫服劳役的汉族人为“躯口”

    你道要女儿着钱赎个婢,要厮儿着钞买一个躯。——佚名《刘弘嫁婢》

    (6) 指生命 。如:躯命(生命)

    量词

    (1) 身体的数目

    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一躯死尸

    英文翻译

    body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