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捐

mí juān [ mi juan]
注音 ㄇ一ˊ ㄐㄨㄢ

词语释义

粉身碎骨,舍弃生命。

词语解释

  1. 粉身碎骨,舍弃生命。

    宋 曾巩 《明州到任谢两府启》:“誓在糜捐,用酬钧播。” 宋 苏辙 《谢对衣金带表》之一:“岂徒褒博以为容,愿尽糜捐而报德。”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视残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报。”

引证解释

⒈ 粉身碎骨,舍弃生命。

宋曾巩《明州到任谢两府启》:“誓在糜捐,用酬钧播。”
宋苏辙《谢对衣金带表》之一:“岂徒褒博以为容,愿尽糜捐而报德。”
宋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视残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报。”

汉字详情

mí,méi [mi,mei]
部首: 610
笔画: 17
五笔: YSS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CF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méi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米,麻声。本义:粥) 同本义

糜,糁也。——《说文》

糜,煮米使糜烂也。——《释名·释饮食》

糜,糜粥。——《广韵》

粥之稠者曰糜。——《尔雅·释言》注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古乐府《东门行》

(2) 又如:糜沸(比喻世事混乱之甚,如糜粥之沸于釜中);糜粥(粥)

动词

(1) 粉碎,捣烂

以糜敝之。——《荀子·富国》。注:“散也”

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贾山《至言》

(2) 又如:糜没(粉碎毁灭);糜灭(粉碎毁灭);糜躯(粉身碎骨,指献出生命);糜捐(粉身碎骨,舍弃生命);糜粉(粉碎。亦指碎屑)

(3) 消耗,通“靡”

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糜耗(糜费);糜费(浪费);糜损(浪费损耗)

(5) 另见 méi

英文翻译

rice gruel, congee; ma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宝安腔] mi2 | men2 moi2 fui1 [海陆丰腔] mi2 mien2 moi2 [陆丰腔] moi3 [台湾四县腔] mi2 mien2 moi2 [客英字典] mi2 moi2 mien2 [梅县腔] mi2 moe.2 [东莞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mi2 m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靡爲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mie/myemĭe
juān [jua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KEG
五行:
仓颉: QRB
四角: 56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肙( yuān)声。本义:舍弃)

(2) 同本义

捐,弃也。——《说文》。按,粪除秽污谓之捐。故寺人谓之中涓。以涓为之。

捐殡。——《谷梁传·宣公十八年》。注:“弃也。”

而国无捐瘠者。——《汉书·食货志》。注:“骨不埋者。”孟康曰:“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或谓贫乞者谓捐。”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捐失成功。

(3) 又如:捐世(弃世。人死的婉辞);捐馆(指弃房舍,死亡的婉称。也作“捐馆舍”);捐身(牺牲生命);捐却(抛弃);捐灰(丢弃尘土)

(4) 除去;废除

捐不急之官。——《史记》

(5) 又如:捐甲(脱去铠甲);捐阶(除去阶梯);捐荐(去掉荐席);捐除(废除;消除);捐书(废书不读)

(6) 捐献,贡献

富者捐资。——《广东军务记》

捐二万五千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捐者麋集。

(7) 又如:捐廉(官员向政府或为公务捐献自己的养廉银子);捐纳(秦代开始准许士民通过向政府捐款纳粮而买官职,历代效法,到清代而滥);捐选(挑选吉日)

(8) 花费;耗用

人能捐百万钱嫁女,而不肯捐十万钱教子。——《五杂俎》

名词

旧时税收的一种名称 。如:车捐;房捐;苛捐杂税;上了一笔捐;捐商(旧时承包捐税的商人)

英文翻译

contribute; give up, re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 客家话:[陆丰腔] kian1 [客语拼音字汇] gian1 [沙头角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海陆丰腔] gien1 [客英字典] gen1 gien1 [宝安腔] gen1 [东莞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沿與專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jyen/jvenjĭw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