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墙

hú qiáng [hu qiang]

词语释义

用浆糊把纸裱在墙面上。

糊墙造句

因施工方一再拖延加固楼房,住户只好纸糊墙缝,观察危情。
乔纳森善于糊墙纸,但不善于使用漆刷。
钟汉良忆手抓牛粪糊墙细节。
刘建新笑说,把甜浆刷在花版上的过程“像是糊墙一样”。
裱房包括“糊顶棚”、“糊墙”、“糊窗户”。
网友“贾叽叽叽叽叽叽叽”推断这一定是模仿兵马俑,然后每一个糊墙的工人都给自己画一张脸。
杨继军笑言,早些时候在农村用报纸糊墙都是有文化的人家。
有一次,陈瑞丰负责将糊墙的泥挑到二楼,一小伙子将两大块泥放进陈瑞丰扁担的两个筐里。
我不知道到底哪块烂泥会糊墙,所以,为了我的六只装的劳力士,继续撑着吧。
没有钱,她就用报纸糊墙。
这墙是用糊墙纸裱糊的。
不过标哥依然威武,没让鬼推成磨,让全国人民都拿着纽约时报糊墙的计划得往后推了。
钟汉良与消防员妹妹组成一组,他称有一次要用手去搅和牛粪糊墙,令自己当场“当机”,后来虽按要求完成,但他“这辈子不想再有第二次”。
家里的墙很脏,爸爸买来糊墙纸准备装修一下。
以糊墙的名义进入敌炮楼摸敌情。
印在母亲糊墙的一张报纸上,皱巴巴地从墙上鼓起来,有两个火柴盒那么大,被烟熏成了褐黄色,像极了黄土地的调子。
当天,他以替鬼子糊墙的名义进了炮楼,但不能进入鬼子居住的房间。
当初,我从糊墙用的白纸画到毛边纸;再从毛边纸画到防风纸、高丽纸;再后来就升格到了宣纸。
身为万人迷的钟汉良,今天在京宣传新节目时,大方分享用牛粪糊墙的经历,直言以后不会有第二次。

汉字详情

hū,hú,hù [hu]
部首: 610
笔画: 15
五笔: ODEG
五行:
仓颉: FDJRB
四角: 979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涂抹 。如:糊墙缝;糊窟窿;糊上一层泥

(2) 泛指遮掩 。如:糊弄(胡扯瞎弄,草草了事)

词缀

(3) ∶叠用在形容词后加重程度。如:黑糊糊,粘糊糊

(4) 另见 hú;hù

名词

(形声。从米,胡声。本义:同“餬”。稠粥) 同本义

日用面一斗为糊,以供缄封。——唐· 冯贽《云仙杂记》引《宣武盛事》

动词

(1) 用浆糊或用别的粘剂粘合 。如:糊刷(裱糊上所用的鬃质扁形刷子);糊纸(用纸沾贴上去);糊裱(用纸等糊窗户、墙壁、顶棚等)

(2) 用粥填塞。比喻勉强维持生活

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魏书》

形容词

(1) 同“煳”。食品、衣物等经火变得黄黑发焦 。如:糊饭;馒头烤糊了

(2) 不清楚,不明事理 。如:糊突(指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糊突突(一塌糊涂);糊涂桶(糊突虫。骂人话)

(3) 另见 hù;hū

名词

像稠粥一样的食物 。如:辣椒糊;面糊;糨糊。口语中多念轻声

动词

(1) 敷衍。弥缝缺失 。如:糊弄(将就)

(2) 蒙混 。如:糊弄(欺骗;蒙混);你别糊人

(3) 另见 hū;hú

英文翻译

paste, stick on with paste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宝安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gho/huɣu
qiáng [qiang]
部首: 334
笔画: 14
五笔: FFUK
五行:
仓颉: GGCW
四角: 44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

英文翻译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

糊墙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