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艳

fěn yàn [ fen yan]
繁体 粉艷
注音 ㄈㄣˇ 一ㄢˋ

词语释义

娇艳的颜色。借指花朵花瓣。 指美丽的容颜。

词语解释

  1. 娇艳的颜色。借指花朵花瓣。

    唐 杨巨源 《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好花轻引香烟入,甘露纔和粉艷凝。” 宋 蔡襄 《十一月后庭梅花盛开》诗:“幽香粉艷谁人见,时有山禽入树来。”

  2. 指美丽的容颜。

    宋 张先 《长相思》词:“粉艷明,秋水盈,柳样纤柔花样轻。” 金 元好问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之二:“粉艷低回工作态,絳唇寂寂独含情。”

引证解释

⒈ 娇艳的颜色。借指花朵花瓣。

唐杨巨源《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好花轻引香烟入,甘露纔和粉艷凝。”
宋蔡襄《十一月后庭梅花盛开》诗:“幽香粉艷谁人见,时有山禽入树来。”

⒉ 指美丽的容颜。

宋张先《长相思》词:“粉艷明,秋水盈,柳样纤柔花样轻。”
金元好问《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之二:“粉艷低回工作态,絳唇寂寂独含情。”

粉艳的网络释义

粉艳

  • 汉语词汇,拼音fěn yàn,释义娇艳的颜色,也指美丽的容颜
  • 粉艳造句

    茫然的闲逛中,便看到了一株粉艳的花。
    随意坐在山石上,四周满眼尽是牡丹,魏紫姚黄粉艳,零星又有微风拂过初凋的海棠,整个人仿佛置身花海之上。
    熏得上佳的腊肉,整个颜色都会发生变化,肥肉透明,瘦肉粉艳,色、香、味、形俱佳。
    粉艳的小水萝卜在水里轻轻揉搓几下,切片码好,几粒粗盐,几滴香醋,浇一圈香气四溢的麻油。
    在碧叶清漪之上,群荷粉艳,明色耀彩,环曲径以婀娜,拥小桥以俏丽,望高柳以铺绘,濯清涟以衬影。
    碧玺取材颜色极品,乃碧玺中最尊贵之双桃红,粉艳浓郁。
    荷花怒绽,粉艳无比,其上无数蜻蜓盘旋,这一派生机,只看的人心中一片喜乐,仿佛整个长安都要活了一般。
    并蒂枝头姐妹钗,娇羞粉艳叹生涯。
    唐人杨玉环,以贵妃之尊与美艳之名,将一部中国古代历史装点得粉艳了几分。
    没有一种美丽可以持久,就如眼前的满树杏花,虽粉艳已极,却终会随东风飘散。
    待到水停,整个壶中已变成一片粉艳的玫红色,讨人喜欢的色彩如初升的艳阳,让秋日有些阴郁的心情都变得明朗起来。
    碧玺和翡翠都是清代皇宫贵族非常喜欢的,碧玺最为尊贵的是桃红色的,看起来粉艳浓郁。
    牡丹脂粉艳丽,明明净净,不为尘染:有醉人的娇红,有冷艳的素白,有恬静文雅的淡黄,有贵气逼人的雅紫。无论哪一种,都远胜于那些逐水飘零的杏白桃红。
    数株粉艳的人造桃树在阳光下灿若云霞,而隔壁轩尼斯酒吧的木质桌椅也掩映在一丛丛绿色植物中,许多路过的市民都会在这里小坐一会,或是拍照留影。
    墨绿清潭,赤红竹轩,霞光粉艳雾岚沉,松群惊涛,彩蝶翔飞,玉蚁迷睡,群山己雾岚。
    我吃过母亲此法腌制出的蟹螯,粉艳的色泽极其诱人,且肉质鲜嫩,味美无比。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希尔顿做主持人比基尼粉艳诱惑。
    春天里,这里最靓丽的要属榆梅,又名榆叶梅、小桃红,是北方春天里开的最灿烂粉艳的花树。

    汉字详情

    fěn [fen]
    部首: 610
    笔画: 10
    五笔: O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CSH
    四角: 98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动词

    (1) 研成粉末;粉碎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如:粉饰

    形容词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英文翻译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宝安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3 [梅县腔] fun3 [东莞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吻上聲合口三等pĭuənpyonx/piuun
    yàn [yan]
    部首: 613
    笔画: 10
    五笔: DHQC
    五行:
    仓颉: QJNAU
    四角: 570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豐( fēng),从色。豐,丰大。色,色彩。丰大而有色彩。本义:鲜艳,艳丽)

    (2) 同本义

    艷,好而长也。——《说文》

    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

    艳陆离些。——《楚辞·招魂》。注:“艳,好貌也。”

    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艳色(常用以指美女、美色);艳段(宋元杂剧中,在正剧之前表演的一段短剧);艳质(美丽的姿质)

    (4) 文辞华丽

    信言不艳,贯居于好。——《三国志》

    (5) 又如:艳才(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艳采(绮丽的文采)

    (6) 过于艳丽的色彩,极为俗气花俏的服饰

    那日,果然来了几个女人,都是艳装丽服。——《红楼梦》

    (7) 又如:这布的花色太艳了

    (8) 光彩;光泽和颜色 。如:艳发(鲜明焕发);艳阳(形容光艳美丽);艳晶晶(光彩闪耀的样子)

    (9) 浓 。如:艳饰(浓妆打扮)

    名词

    (1) 美女

    吴娃与 越艳,窈窕夸铅红。——《李太白诗》

    (2) 又如:艳波(美女的眼波);艳姝(美女)

    (3) 有关男女爱情方面的事情或著作

    当她年轻的时候,他们还共同制造过一些动人的艳闻。——沙汀《淘金记》

    (4) 又如:艳歌(情歌);艳约(情人的约会)

    (5) 指花 。如:艳卉(艳丽的花草);艳花(娇艳的花)

    (6) 古楚国歌曲 。如:艳歌行(古乐府《艳歌行》的省称)

    动词

    (1) 照耀;闪耀

    双歌声断宝杯空,妆光艳瑶席。——宋· 张先《好事近》

    (2) 又如:艳射(光彩炫耀);艳晶晶(光彩闪耀的样子);艳耀(照耀,炫耀)

    (3) 羡慕

    略无慕艳意。——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艳称(称羡)

    (5) 爱;倾慕 。如:艳思(美好的情思;艳羡,思慕);艳羡(喜爱;羡慕);艳慕(爱慕;羡慕)

    英文翻译

    beautiful, sexy, voluptuous

    方言集汇

    ◎ 粤语:jim6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