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

fěn bǐ [fen bi]
繁体 粉筆
注音 ㄈㄣˇ ㄅ一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粉笔 fěnbǐ

(1) 熟石膏粉加水搅拌、灌入模型后凝固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在黑板上写字

chalk

词语解释

  1. 化妆所用的白笔。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一:“燕支染细,粉笔含尖,香思芳情憎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呵呀!那戏场粉笔,最是厉害,一抹上脸,再洗不掉;虽有孝子慈孙,都不肯认做祖父的。”

  2. 蘸白粉用以书画之笔。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堆墨书》:“当中以粉笔点四点。问之何字也?曰:堆墨书田字。”

  3. 黑板上写字作图所用之物。多用熟石膏粉加水搅拌,灌入模型后凝固而成。一般为白色,若混以颜料,则为各种颜色粉笔。

引证解释

⒈ 化妆所用的白笔。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十一:“燕支染细,粉笔含尖,香思芳情憎闷。”
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呵呀!那戏场粉笔,最是厉害,一抹上脸,再洗不掉;虽有孝子慈孙,都不肯认做祖父的。”

⒉ 蘸白粉用以书画之笔。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堆墨书》:“当中以粉笔点四点。问之何字也?曰:堆墨书田字。”

⒊ 黑板上写字作图所用之物。多用熟石膏粉加水搅拌,灌入模型后凝固而成。一般为白色,若混以颜料,则为各种颜色粉笔。

粉笔的国语词典

白垩制成的细条状,黑板书写所用。

粉笔的网络释义

粉笔 (教学用品)

  • 粉笔是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工具,一般用于在黑板上书写。古代的粉笔通常用天然的白垩制成,但现今多用其他的物质取代。粉笔的成分是硫酸钙的一种白色沉淀物,不容易被分解,颗粒比粉尘大。国内使用的粉笔主要有普通粉笔和无尘粉笔两种,其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或含少量的氧化钙。
  • 粉笔造句

    老师您是一株粉笔,耗尽了自己,充实了别人。
    我们校办工厂研制出一种新型无尘粉笔。
    老师你是粉笔,勤劳地在黑板上耕耘,为的是教会我们知识。
    老师不会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粉笔,点点灰尘,传播知识,造福一方。
    就是您手中的那一支粉笔,带领我们穿越了时空,穿越了上下五千年。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都说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说你是传播知识的天使;都说你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都说你是粉笔,牺牲自己书写希望。老师,节日快乐。
    每当粉笔在黑板上打滑时,那磨擦声就使得我心烦意乱。
    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就是您手中的那一支粉笔,带领我们跨越了时空,跨越了五洲四海的界限。
    老师手中拿着一根粉笔。
    不经意间听到某一首歌,某一段旋律,就会瞬间回忆起某段时光裏的自己。或大学,或高中或看见曾经在自己座位旁,那张用粉笔划下著白线的青涩脸孔。
    不经意间听到某一首,某一段旋律,就会瞬间回忆起某段时光里的自己。或大学,或高中,或看见曾经在自己座位旁,那张用粉笔划下着白线的青涩脸孔。
    老师故意用粉笔敲敲黑板,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做粉笔雕刻对他来说虽只是个雕虫小技,但他仍很耐心地示范做给学生。
    一位教师,可以沤心沥血的在粉笔灰中老去,也可以培养桃李满天下。
    老师是人类伟大的使者,是黑暗里的一缕明灯,是无私奉献的粉笔,听老师的话,做最好的自己。
    粉笔说做人要懂得奉献。
    老师,您是粉笔,帮助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

    汉字详情

    fěn [fen]
    部首: 610
    笔画: 10
    五笔: O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CSH
    四角: 98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动词

    (1) 研成粉末;粉碎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如:粉饰

    形容词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英文翻译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宝安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3 [梅县腔] fun3 [东莞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吻上聲合口三等pĭuənpyonx/piuun
    [bi]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TF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HQU
    四角: 8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