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

fěn qiáng [ fen qiang]
繁体 粉牆
注音 ㄈㄣˇ ㄑ一ㄤˊ

词语释义

粉墙 fěnqiáng

(1) 用石灰等涂料抹墙

whitewash a wall

词语解释

  1. 涂刷成白色的墙。

    唐 方干 《新月》诗:“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红楼梦》第十七回:“雪白粉墙,下面虎石,砌成纹理,不落富贵俗套。”

引证解释

⒈ 涂刷成白色的墙。

唐方干《新月》诗:“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红楼梦》第十七回:“雪白粉墙,下面虎石,砌成纹理,不落富贵俗套。”

粉墙的国语词典

白色的墙。

粉墙的网络释义

粉墙

  • 粉墙,是汉语词汇,
  • 拼音:fěn qiáng
  • 释义:1、用白灰粉刷过的墙。2.用石灰等涂料抹墙。
  • 出自《新月》,
  • 粉墙造句

    粉墙、壁纸墙,清洁时只需用鸡毛帚由上至下掸去尘埃即可。
    南京特色的“青砖斗子墙”哪去了?老城南的改造中都使用了清一色的“粉墙黛瓦”,缺少老南京的味道,这是甘熙故居对面新改造的建筑。
    窄窄的青石板路,一顺儿的粉墙黛瓦、花格木窗,连同展示着众多绍兴土特产的名家名店,鳞次栉比,热闹非凡,这里成为了绍兴最具有明清特色的商业步行街。
    原来只不过是三间二层民居清代建筑,青砖粉墙,硬山顶,小青瓦。
    周边邻居都是粉墙朱瓦,门庭挺拔,鳞次栉比,唯独这彭家,像是被遗弃在尘芥堆里,显得格外的寒碜。
    前者岚气舒卷,山色漫衍,鸳瓦粉墙深然于水色云容间,曲水迴廊隐没于晚霭明灭中。
    濠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
    七巧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楼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跄跄,不住的撞到那阴暗的绿粉墙上,佛青袄子上沾了大块的单色的灰。
    “新未庄”成了外来游客新去处,粉墙黛瓦。
    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
    窗外月明如练,昌年到书房外来,行过花栏,转过竹径,到了一处短短粉墙,墙内高出一棵大绯桃树,桃花开得烂熳,但无从进去。
    还是一个向着大街而开的朱红色大门,红色代表的是权力,这是真正的粉墙朱户。
    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粉墙黛瓦,飞檐翘角,花窗木廊,清新秀丽的江南古民居令人赏心悦目。
    舒舒服服地坐在一把椅子里,闭上双眼,想象你走进了一个房间,除了白色的粉墙外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隔桌对置的折椅。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粉墙矗立,鸳瓦鳞鳞,飞檐戗角,沿溪绵延逶迤,如同水墨画一般的景致,往往令游人留连往返。
    但排屋的遗风犹存,那屋脊上的琉璃瓦雕饰,门前的大红立柱,以及粉墙青瓦,飞檐斗拱,在夕晖的照耀下,是那么的古朴而庄重。
    “小站镇在规划初期就确定了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还通过挖掘小站练兵和小站稻这两块金字招牌,启动了多个休闲文化特色项目。
    淅沥的雨丝,落在青砖黛瓦粉墙,落在墨菊蓝铃翠竹,落在缁衣皂裳素纱。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汉字详情

    fěn [fen]
    部首: 610
    笔画: 10
    五笔: O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CSH
    四角: 98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动词

    (1) 研成粉末;粉碎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如:粉饰

    形容词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英文翻译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宝安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3 [梅县腔] fun3 [东莞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吻上聲合口三等pĭuənpyonx/piuun
    qiáng [qiang]
    部首: 334
    笔画: 14
    五笔: FFUK
    五行:
    仓颉: GGCW
    四角: 44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

    英文翻译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