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粮

mǐ liáng [ mi liang]
繁体 米糧
注音 ㄇ一ˇ ㄌ一ㄤˊ

词语释义

粮食。

词语解释

  1. 粮食。

    《三国志·魏志·高句丽传》:“其国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万餘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你苦苦干活,收成还是有钱人家的,你却分不到半粒米粮。”

引证解释

⒈ 粮食。

《三国志·魏志·高句丽传》:“其国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万餘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你苦苦干活,收成还是有钱人家的,你却分不到半粒米粮。”

米粮的国语词典

泛指五谷杂粮。

如:「救灾中心将大批米粮分送给受灾户,使灾民能够免除断粮的危机。」

米粮的网络释义

米粮

  • 米粮,汉语词汇。
  • 拼音:mǐ liáng
  • 释义:粮食
  • 米粮造句

    过去的穷山恶水现在变成了米粮川。
    以新庄村会计方永江的话来说,这叫做“南临河,北靠山,中间一道米粮川”。
    雨水渐多好运连,甘露飘洒秀青山。谁不说俺家乡好,风调雨顺米粮川。好雨知节及时降,浇出万紫千红艳。喜乐农家欢声唱,五谷丰登美景展。愿友雨水冲烦忧,了却心中干旱情!
    双井村山清水秀,土沃地平,有种植小米的悠久历史,年产优质小米数十万斤,是有名的米粮川。
    过去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如今变成了米粮仓。
    这些开天辟地的英雄们,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昔日的戈壁滩变成了今日的米粮仓。
    开天辟地亿万年,龙的传人靠耕田。祖辈耕作土地间,生息繁衍大地上。千倾良田万担粮,养育人民米粮川。怎容耕地乱占用,无视国策毁良田。全国土地日:保护土地生命线,构建和谐大家。
    松江府从元朝开始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在明朝初期、中期,松江府以小小的三县之地,缴纳的米粮税赋几乎年年都是南直隶之冠。
    他们下定决心要治山治水,走出一条“材林头、干果腰、水果脚、米粮川、林果山”的生态发展道路。
    原来的沙滩如今变成了米粮川。
    山是万宝山,川是米粮川,各山都有各仙寨,今日儿来拜山,不求金山和银山,只求人车保平安,愿狐大仙保佑我一路顺顺当当,多挣钱,少磨难,开开心心回家过个年!
    昔日荒凉的戈壁沙漠,现已成为百业兴旺、群众安居乐业的米粮川。
    每次来,他总给老爷子带点沟里捡来的地软、山葱、蜂窝之类的土货好,而走时,老爷子都要给他带点米粮豆面之类的,他总是百般推辞一番,最后却又带走了。
    相公可下令,禁绝各地米粮流入梁山,违者以私通贼寇论罪,以断其粮草。
    我们发明升斗来称米粮,为的是求公平,童叟无欺。
    金川银川米粮川,糜子黄,山丹丹花开,黄河的水流富两岸,盼只盼那个吃饭不靠天。
    不铺张,不浪费,勤俭节约最珍贵。勤劳工作创硕果,节俭持家家富裕。粒粒米粮来不易,滴滴水源救人命。世界勤俭日,养成勤俭好习惯,幸福生活每一天!
    县域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素有“米粮川”之称,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
    林业生态治理使穷山沟变成了米粮川。
    此时一辆赶货农车路过,唐羽见状,连连前去拦下了马车,那是一个老汉,车上是柴火,准备运往不远处的小镇之中卖掉,赚点碎银子,然后换些米粮。

    汉字详情

    [mi]
    部首: 610
    笔画: 6
    五笔: OY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
    四角: 9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2) 同本义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

    米麜有虞氏之痒也。——《礼记·明堂位》

    (3) 又如:粟米;花生米

    (4) 特指稻米

    饷米千斛,修书累纸。——《世说新语·雅量》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周礼·地官》

    (5) 又如:米烂陈仓,财高北斗(白米烂在仓里,钱财高过北斗。形容极其富有);米缆(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亦称米线或米粉);米行(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米泔(淘米水);米粃(米之细糠);米酒(用米酿制的酒);米麦(米与麦。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

    (6) 喻极少或极小的量。犹点滴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八首》

    (7) 又如:米粒之珠(形容渺小);米雪(小雪珠,霰的俗称);米粒雪(米雪)

    (8)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等于氪-86原子的2 p 10 和5 d 5 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73个波长的长度 。如:米制

    (9) 姓

    英文翻译

    hulled or husked uncooked ri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3 [客英字典] mi3 [沙头角腔] mi3 [宝安腔] mi3 [海陆丰腔] mi3 [陆丰腔] mi3 [梅县腔] mi3 [东莞腔] mi3 [客语拼音字汇] mi3
    ◎ 潮州话:bh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mieimex/mej
    liáng [liang]
    部首: 610
    笔画: 13
    五笔: OYV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DIAV
    四角: 93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2) 同本义

    糧,谷食也。——《说文》

    (3)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糧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糧,谓糒也。”

    共其资糧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糧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4)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粮仗(粮草和兵器);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

    (6) 引申指谷类;粮食

    在陈绝糧。——《论语·卫灵公》。释文:“糧,郑本作粻。”

    粻,食米也。——《说文新附》

    乃裹糇糧。——《诗·大雅·公刘》。释文:“糧,本亦作粮”。

    韩绝其粮道。——《史记》

    (7) 又如:粮站;漕粮(漕运的粮食);秋粮(秋季收获的粮食);粮房书办(管粮库的小吏)

    (8) 田赋

    戒州县加收耗粮。——《宋史·高宗纪》

    (9) 又如:钱粮(田赋);完粮(交纳钱粮);粮户(缴纳田赋之民户。方言亦指地主)

    英文翻译

    food, grain, provis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iangl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