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

mǐ fěn [ mi fen]
注音 ㄇ一ˇ ㄈㄣ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米粉 mǐfěn

(1) 用大米磨制成的粉

蒸米粉肉
rice flour

(2) 米面条。用大米先磨成浆,滤水撮成团,再做成细条,可煮食

rice-flour noodles

词语解释

  1. 米磨成的粉。亦泛指某些谷物磨成的粉。古时亦用作化妆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作米粉法:粱米第一,粟米第二。”《急就篇》卷三“芬薰脂粉膏泽筩” 唐 颜师古 注:“粉,谓铅粉及米粉,皆以傅面取光洁也。”

  2. 大米加水磨成浆,过滤后弄成团,然后制成细条,可煮食。

引证解释

⒈ 米磨成的粉。亦泛指某些谷物磨成的粉。古时亦用作化妆品。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作米粉法:粱米第一,粟米第二。”
《急就篇》卷三“芬薰脂粉膏泽筩” 唐颜师古注:“粉,谓铅粉及米粉,皆以傅面取光洁也。”

⒉ 大米加水磨成浆,过滤后弄成团,然后制成细条,可煮食。

米粉的国语词典

米磨成的粉末。

米粉的网络释义

米粉

  • 米粉,中国特色小吃,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和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一般为:大米— 淘洗 — 浸泡 — 磨浆 — 蒸粉 — 压片(挤丝)—复蒸 — 冷却 — 干燥 — 包装 — 成品。
  • 关于米粉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古代中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民众避居南方而产生的类似面条食品。另一说法是秦始皇攻打桂林的时候,由于当时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战,吃不惯南方的米饭,所以当时的人就用米磨成粉状并做成面条的形状,来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
  • 米粉的翻译

    英语: rice flour, rice-flour noodles
    德语: Reismehl (S, Ess)​, Reisnudel, Reisnudeln (S, Ess)​
    法语: vermicelles de riz

    米粉造句

    肉切片,加花椒面,酱油,姜末,白糖,料酒和匀,再加入米粉拌匀,装入碗内。
    在另一个锅里,加入米粉,豆干和韭菜,稍炒,逐量加入汤汁。
    除名扬中外的安溪铁观音外,淮山、油柿、茭白、香菇、柑橘、米粉等农产品也独具特色。
    米粉洁白、细嫩,其中卤味米粉风味独特,最为有名。
    随着桂林米粉店逐渐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卤水的香料配比和秘制调味配方成了每家店的核心竞争力。
    从银海大道出发,一路可看到沿街商铺所经营的各色平价美食店,如扣肉饭馆、卤味烧腊餐厅、生榨米粉店、咖啡馆、西饼屋、火锅店等特色餐饮。
    这种食品,是以各式果饵,外面裹以糯米粉滚成的丸子,最初叫“元宵”或“浮丸子”。
    针对国外稻米直链淀粉近红外光谱模型不适合中国稻米的问题,以中国主要产稻区的典型品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糙米粉直链淀粉近红外光谱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广西一警察酒后枪杀米粉店女店主。
    警方初步调查证实,这次事故是因为楼内加工米粉条作坊的煤气罐爆炸引起的。
    英国长期'玉米粉'是经常使用的同义词北美一词太白粉。
    以早籼稻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探讨纯种微生物发酵对米粉的口感和物性的影响。
    汤圆是由碾碎的大米粉,内包糖馅子而做成,形状是圆的。
    产麦角固醇最适培养基为大米粉。
    其中,米粉肉最受欢迎,有时他们人还没来就点名要吃这道菜。
    用刷子将融化的黄油刷在烤盘上,再洒上玉米粉,抖去多余的粉。
    纳米粉体的易团聚性是纳米印染助剂开发以及应用的瓶颈。
    师大南门的小巷吃桂林米粉,离校半年了,不知为什么总爱时不时过来,有时候吃米粉,有时候吃豆豉辣椒炒肉片,偶尔有熟识的同学过来,一起凑两个菜,还能喝上两瓶金龙泉。
    以前是北大法硕、名企高管,如今卖煎饼、卖米粉,这个变化,旁人看来突兀,在他们自己眼中,却是最正确的选择。
    以大米粉、植物胶和凝胶增强剂等为原料,开发研制了方便米凉糕粉产品。

    汉字详情

    [mi]
    部首: 610
    笔画: 6
    五笔: OY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
    四角: 9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2) 同本义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

    米麜有虞氏之痒也。——《礼记·明堂位》

    (3) 又如:粟米;花生米

    (4) 特指稻米

    饷米千斛,修书累纸。——《世说新语·雅量》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周礼·地官》

    (5) 又如:米烂陈仓,财高北斗(白米烂在仓里,钱财高过北斗。形容极其富有);米缆(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亦称米线或米粉);米行(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米泔(淘米水);米粃(米之细糠);米酒(用米酿制的酒);米麦(米与麦。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

    (6) 喻极少或极小的量。犹点滴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八首》

    (7) 又如:米粒之珠(形容渺小);米雪(小雪珠,霰的俗称);米粒雪(米雪)

    (8)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等于氪-86原子的2 p 10 和5 d 5 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73个波长的长度 。如:米制

    (9) 姓

    英文翻译

    hulled or husked uncooked ri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3 [客英字典] mi3 [沙头角腔] mi3 [宝安腔] mi3 [海陆丰腔] mi3 [陆丰腔] mi3 [梅县腔] mi3 [东莞腔] mi3 [客语拼音字汇] mi3
    ◎ 潮州话:bh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mieimex/mej
    fěn [fen]
    部首: 610
    笔画: 10
    五笔: O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CSH
    四角: 98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动词

    (1) 研成粉末;粉碎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如:粉饰

    形容词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英文翻译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宝安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3 [梅县腔] fun3 [东莞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吻上聲合口三等pĭuənpyonx/piuun

    米粉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