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弃

miè qì [ mie qi]
繁体 篾棄
注音 ㄇ一ㄝˋ ㄑ一ˋ

词语释义

1.抛弃;轻视。

词语解释

  1. 抛弃;轻视。

    《朱子语类》卷二七:“此与 阮籍 居丧饮酒食肉,及至慟哭呕血意思一般,篾弃礼法,专事情爱故也。”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天火》:“《国语》曰:火焚其彝器,子孙为疑,由王者蔑弃五则也。”今本《国语·周语下》作“蔑弃”。

引证解释

⒈ 抛弃;轻视。今本《国语·周语下》作“蔑弃”。

《朱子语类》卷二七:“此与阮籍居丧饮酒食肉,及至慟哭呕血意思一般,篾弃礼法,专事情爱故也。”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天火》:“《国语》曰:火焚其彝器,子孙为疑,由王者蔑弃五则也。”

汉字详情

miè [mie]
部首: 624
笔画: 17
五笔: TLDT
五行:
仓颉: HWLI
四角: 8825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蔑省声。本义:薄竹片,可以编制席子、篮子等)

(2) 同本义

笢,竹肤也。从竹,民声。——《说文》。按,竹外青也,亦谓之筠析者,声转谓之篾。》

敷重篾席。——《诗·顾命》

篾篓挑将水边货。(货:卖)——唐彦谦《蟹》

(3) 又如:篾巴(竹篱笆);篾索(竹篾编的绳索);篾席(竹篾编的席子);篾丝(竹篾劈的细丝);篾篓(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篾篮(竹篮子);篾笼(竹笼);篾缆(竹篾编制成的绳索)

(4) 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 。如:苇篾儿

英文翻译

bamboo splints or slats

方言集汇

◎ 粤语:mi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台湾四县腔] met8 [梅县腔] met8 [东莞腔] met8 [宝安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iad6
◎ 潮州话:bh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metmiet
[qi]
部首: 313
笔画: 7
五笔: YCAJ
五行:
仓颉: YIT
四角: 0044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2) 同本义

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

天之弃商也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抛子弃草间。——王粲《七哀》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弃其妇。——清· 周容《芋老人传》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弃厌(嫌弃;厌恶);弃亲(抛弃亲族);弃礼(抛弃礼制);弃秽(抛弃秽浊);弃失(丢失);弃地(丢弃田地);弃灰(把灰烬弃在路上);弃物(被丢失之物);弃国(丢失封国或都城);弃才(被遗弃的人才)

(3) 废,废除

水官弃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废也。”

弃言(已经废弃之言);弃法(废弃法度);弃井(废井)

(4) 忘记

弃,忘也。——《尔雅》

其庸可弃乎。——《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忘。”

弃忽(遗忘,忽略)

(5) 违背;背叛 。如:弃命(违命;抛弃命令);弃天(违背天意);弃言(背弃诺言);弃信(违背信义);弃约(违约,不守前约)

(6) 离开

子弃寡人。——《战国策·秦策》。注:“去也。”

弃予(离开我);弃代(去世)

(7) 旷,耗费 。如:弃力(费力);弃日(耗费时日,虚度光阴)

英文翻译

reject, abandon, discard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梅县腔] hi5 ki5 [东莞腔] hi5 [客英字典]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詰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kʰikhjiih/qih

篾弃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