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籬笆
注音
ㄌ一ˊ ㄅㄚ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篱笆
(1) 用竹子或树枝等编成的栅拦
英
词语解释
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可作为障隔的栅栏。
宋 刘克庄 《岁晚书事》诗之一:“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元 缪鉴 《咏鹤》:“青山修竹矮篱笆,髣髴林泉隐者家。” 清 陈维崧 《浣溪沙·偶憩清和庵即事》词:“垒石缘流一逕斜,寺门幽似野人家。西风黄叶响篱笆。” 艾青 《献给乡村的诗》:“外面围着石砌的围墙或竹编的篱笆,墙上和篱笆上爬满了茑萝和纺车花。”
引证解释
⒈ 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可作为障隔的栅栏。
引宋刘克庄《岁晚书事》诗之一:“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元缪鉴《咏鹤》:“青山修竹矮篱笆,髣髴林泉隐者家。”
清陈维崧《浣溪沙·偶憩清和庵即事》词:“垒石缘流一逕斜,寺门幽似野人家。西风黄叶响篱笆。”
艾青《献给乡村的诗》:“外面围着石砌的围墙或竹编的篱笆,墙上和篱笆上爬满了茑萝和纺车花。”
篱笆的国语词典
用竹条或木条编成的栅栏。
篱笆的网络释义
篱笆
近义词
篱笆造句
笆外,篱笆里开着几株猩红的指甲花,几只麻雀抖动着湿漉漉的羽毛在篱笆外跳来跳去。
我们依赖亲情,犹如缠绕的藤蔓离不开攀援的篱笆。
院门前的篱笆上开满了紫红色的喇叭花。
她有生以来还从未看到过这样令人望而生畏的多刺篱笆。
第二天,我情不自禁又来到了篱笆旁的这个地方。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雏菊静静的拥抱篱笆。黄昏轻轻的搂住村庄。
他的语言节奏十分紧密像一堵排列整齐的篱笆,使对方不能轻易插进嘴去。
不要羡慕邻居的篱笆更绿,或许荆棘多于青草。
在成为建设基地的区域中,扎篱笆,设路障,装荧光灯带是使土地免于板结的必要手段。
俗话说,拴不牢篱笆进来了野狗,我是该加固掩体,修修城墙了!
我们从篱笆上的豁口挤了过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2)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潜《饮酒》
庭中始为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樊篱(篱笆);篱子(即篱笆);篱花(篱菊。篱下的菊花);篱门(竹篱的门);篱陌(篱边和田头);篱垣(用竹篱做成的墙垣);篱根(竹篱近地处)
(4) 笊(
)篱 ,用竹蔑、柳条、铁丝编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汤里捞东西英文翻译
bamboo or wooden fence; hedg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4
◎ 潮州话:li5 loi7
◎ 潮州话:li5 loi7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巴声。本义:竹名。即棘竹)
(2) 一种长刺的竹子 。如:笆竹(即棘竹)
(3) 用竹片或树的枝条编织成的器物 。如:车笆;竹篾笆;笆笼(鱼篓);笆篓(即篓子)
(4) 用竹或荆条编成的障隔 。如:笆箔(篱笆);笆壁(篱笆墙);笆篱(篱笆)
英文翻译
bamboo f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1 ba3 [客英字典]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ba3 [梅县腔] ba1 [宝安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 潮州话:b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1 ba3 [客英字典]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ba3 [梅县腔] ba1 [宝安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巴 | 伯加 | 幫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pra/pea | 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