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

cuàn gǎi [ cuan gai]
注音 ㄘㄨㄢˋ ㄍㄞ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篡改 cuàngǎi

(1)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原文或歪曲原意

interpolate;distort

词语解释

  1. 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巴金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不管怎样,历史总是篡改不了的。”

引证解释

⒈ 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巴金《“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不管怎样,历史总是篡改不了的。”

篡改的国语词典

任意做不实的更改。

如:「日本为掩饰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行,竟不惜篡改历史!」

篡改的网络释义

篡改

  • 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 篡改的翻译

    英语: to tamper with, to falsify
    法语: déformer, falsifier

    篡改造句

    对日本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的行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觉得义愤填膺。
    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
    法律是神圣的,不容私自篡改。
    如果这四张票根,被一直小心地保存着。那么,无论时光在记忆里如何篡改,无论岁月在皮肤上如何雕刻,但是这四张票根所定义出的某一段时空,却永恒地存在着。
    修正主义者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引语可能会被篡改,使用时断章取义。
    看到银行营业人员为骗取顾客的存款而篡改帐目的报道,会让我感到讨厌。
    那会计篡改公司账目以掩饰他的盗款。
    例如必须激光打码等,增加不法商家随意篡改生产日期的成本。
    好象有些医生为了偷税漏税而篡改账目.
    这是在国际文件中第一次把中国对西藏地方的主权篡改为宗主权.
    其篡改史实的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润饰、删减、增补、缺略四种。
    他们当中有一派人,曾听到真主的言语,他们既了解之后,便明知故犯地加以篡改。
    回归分析包括线,适合的多项式和指数的曲线,绘制,以及篡改.
    泽曼对仲裁结果无比愤怒,声称意乙的整个赛季因对尤文罚分的减少而“被篡改了”。
    据说他的个人档案被他的一个同学篡改过。
    然后抛弃所有的神秘物质,确保你不会再用任何方式篡改它。
    他篡改了账本,好在投资者那里隐瞒损失。
    在四顶艾弗尔O38封装提供一步开放与篡改证据建成上限。
    故意篡改引文的权利并不是新闻自由的产物。

    汉字详情

    cuàn [cuan]
    部首: 624
    笔画: 16
    五笔: THDC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BUI
    四角: 88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竹,算声。本义:非法地夺取)

    (2) 同本义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方言》一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王安石《原过》

    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篡逆(用强力夺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夺取);篡事(篡夺之事)

    (4) 特指臣子夺取君位

    及王莽篡位, 歆为国师。——《汉书·刘歆传》

    (5) 又如:篡臣(篡夺君权之臣);篡杀(弑君而夺其位);篡弑(犹篡杀);篡绝(篡夺君位而绝其后)

    (6) 以私意歪曲 。如:篡易

    英文翻译

    usurp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n5 chon1 [陆丰腔] chon5 [台湾四县腔] con5 con1 [宝安腔] con3 con5 [客英字典] con5 [客语拼音字汇] con3 s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初患刪合去聲合口二等ʧʰwanchruanh/choann
    gǎi [gai]
    部首: 425
    笔画: 7
    五笔: N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SUOK
    四角: 18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 ),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2) 同本义

    改,更也。——《说文》

    敝予又改为兮。——《诗·郑风·缁文》

    盖改葬也。——《公羊传·庄公三年》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改取一个挟之。——《仪礼·乡射礼》。注:“更也。”

    改居则请退可也。——《仪礼·士相见礼》

    执政未改。——《国语·鲁语下》

    前图未改。——《楚辞·九章·怀沙》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改容加饰(改变神气而加以奖饰);改适(改嫁);改教(改任执教);改律(改变法规);改视(改变看法;另眼相看);改节(改变节操)

    (4) 改正;纠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改励(改过自勉);改悟(醒悟改过);改悛(改悔)

    (6) 修改;修订 。如:衣服太大,往小里改一改;改作文;改文章;改纂(改写);改笔(指修改后的文字)

    副词

    (1) 重新;再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诗·郑风 ·缁衣》

    (2) 又如:改卜(重新占卜;另行选择);改口沓舌(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改作(重制;另制);改析(重新划分);改撰(重新撰写)

    (3) 另行;改任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 南吏部右侍郎。——《明史·海瑞传》

    (4) 又如:改聚(另行增加民众);改置(另行设置);改授(另行授予官职);改除(另行授官);改取(另行采择)

    英文翻译

    change, alter; improve, remodel

    方言集汇

    ◎ 粤语:goi2
    ◎ 客家话:[梅县腔] goi3 goi5 [海陆丰腔] goi3 [客英字典] goi3 [陆丰腔] goi3 [东莞腔] goi3 [沙头角腔] goi3 [客语拼音字汇] goi3 [台湾四县腔] goi3 [宝安腔] goi3
    ◎ 潮州话:g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亥上聲開口一等kɒikaix/koj

    篡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