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叛
注音
ㄘㄨㄢˋ ㄆㄢˋ
词语释义
谓反叛。
词语解释
谓反叛。
《后汉书·仲长统传》:“上有篡叛不轨之姦,下有暴乱残贼之害。”
引证解释
⒈ 谓反叛。
引《后汉书·仲长统传》:“上有篡叛不轨之姦,下有暴乱残贼之害。”
篡叛的网络释义
篡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竹,算声。本义:非法地夺取)
(2) 同本义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方言》一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王安石《原过》
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篡逆(用强力夺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夺取);篡事(篡夺之事)
(4) 特指臣子夺取君位
及王莽篡位, 歆为国师。——《汉书·刘歆传》
(5) 又如:篡臣(篡夺君权之臣);篡杀(弑君而夺其位);篡弑(犹篡杀);篡绝(篡夺君位而绝其后)
(6) 以私意歪曲 。如:篡易
英文翻译
usurp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n5 chon1 [陆丰腔] chon5 [台湾四县腔] con5 con1 [宝安腔] con3 con5 [客英字典] con5 [客语拼音字汇] con3 sa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n5 chon1 [陆丰腔] chon5 [台湾四县腔] con5 con1 [宝安腔] con3 con5 [客英字典] con5 [客语拼音字汇] con3 s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篡 | 初患 | 初 | 刪合 | 去聲 | 諫 | 合口二等 | 山 | 刪 | ʧʰwan | chruanh/choan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反,半声。本义:背叛) 同本义
叛,乱也。——《广雅》
信中涂而叛之。——《楚辞·逢纷》
叛者,反背之辞也。——《左传释例》
侯不朝,兹谓叛。——《汉书·五行志》
叛者五人。——《公羊传·定公八年》
天下皆叛之。——《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众叛亲离;反叛(叛变);叛道(背叛正道);叛败(谋叛而败亡);叛镇(背叛朝廷的藩镇);叛附(叛变后另有依附);叛服(叛变或顺服);叛降(叛变投敌)
形容词
零乱的
约则义孤,博则辞叛。——《文心雕龙》
英文翻译
rebel; rebellion; rebell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n3 ban5 [梅县腔] ban3 [海陆丰腔] ban3 ban6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客语拼音字汇] pan4 [陆丰腔] pa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n3 ban5 [梅县腔] ban3 [海陆丰腔] ban3 ban6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客语拼音字汇] pan4 [陆丰腔] p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叛 | 薄半 | 並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bʰuɑn | buanh/bu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