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

cuàn wèi [ cuan wei]
注音 ㄘㄨㄢˋ ㄨㄟ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篡位 cuànwèi

(1) 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usurp the throne

词语解释

  1. 谓夺取君位。

    《汉书·刘歆传》:“及 王莽 篡位, 歆 为国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及 子朝 篡位,与 敬王 战,乃取 周 之宝玉,沉 河 以祈福。”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天锡 为 凉州 刺史,称制西隅” 刘孝标 注引 北凉 段龟龙 《凉州记》:“ 天锡 篡位,自立为 凉州 牧。”

引证解释

⒈ 谓夺取君位。

《汉书·刘歆传》:“及王莽篡位, 歆为国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及子朝篡位,与敬王战,乃取周之宝玉,沉河以祈福。”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张天锡为凉州刺史,称制西隅” 刘孝标注引北凉段龟龙《凉州记》:“天锡篡位,自立为凉州牧。”

篡位的国语词典

以不当手段夺取君位。

篡位的网络释义

篡位

  • 篡位,汉语词汇。
  • 拼音:cuàn wèi
  • 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 著名的篡位事件很多,有田氏代齐、曹丕篡汉、神龙政变、陈桥兵变等。
  • 篡位的翻译

    英语: to seize the throne
    法语: usurper le trône

    篡位造句

    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王莽谋朝篡位,最终也没得到好下场。
    篡夺;篡位;篡权错误地抢他人的位置,夺他人的权威或占有他人的财产。
    这是说,如果戈林在得悉元首去世的消息后不设法篡位的话。
    普利斯蒂安的确是因为想篡位而死,但他是自杀的,而他的阴谋也被皇帝禁止做任何调查。
    他们要烧掉京都然后帮将军篡位!
    为了确保戈林不致篡位,鲍曼马上给伯希斯特加登的党卫队总部打了一个无线电报。
    这两个双胞胎兄弟的叔父阿穆留斯弑兄篡位以后,命令士兵将他们兄弟二人抛入台伯河.
    628年科斯洛埃斯二世被他的儿子篡位和杀害了.
    在我王国中的某个公爵或王子可能会企图谋杀小亚瑟而篡位。
    篡位的欲望往往会使人伤天害理。
    篡权,篡位篡权行为,尤指非法地夺取王权。
    篡位者从国王手里夺得了权力.
    篡位者们,随他们怎么去生活吧.
    一些省份被证实叛变了;支持篡位者的变节者。
    桓温心中骂到,你们司马氏不过是谋朝篡位的逆臣贼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武侯谋逆篡位,在荣家子弟眼中,居然变得如此冠冕堂皇。
    某些城邦拥有选举产生甚至世袭的君主;还有一些城邦则掌握在篡位者或暴君子里。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西汉末年,王莽假借符命篡位,致使天怒民怨,群雄并起。

    汉字详情

    cuàn [cuan]
    部首: 624
    笔画: 16
    五笔: THDC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BUI
    四角: 88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竹,算声。本义:非法地夺取)

    (2) 同本义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方言》一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王安石《原过》

    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篡逆(用强力夺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夺取);篡事(篡夺之事)

    (4) 特指臣子夺取君位

    及王莽篡位, 歆为国师。——《汉书·刘歆传》

    (5) 又如:篡臣(篡夺君权之臣);篡杀(弑君而夺其位);篡弑(犹篡杀);篡绝(篡夺君位而绝其后)

    (6) 以私意歪曲 。如:篡易

    英文翻译

    usurp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n5 chon1 [陆丰腔] chon5 [台湾四县腔] con5 con1 [宝安腔] con3 con5 [客英字典] con5 [客语拼音字汇] con3 s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初患刪合去聲合口二等ʧʰwanchruanh/choann
    wèi [we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U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YT
    四角: 2021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2) 同本义

    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说文》

    掌外朝之位。——《周礼·朝士》

    (3) 又如: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

    (4) 位置;方位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5) 又如:座位;席位;铺位

    (6) 职位;地位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以在位久。——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位之移人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位尊而无功。——《聊斋志异·促织》

    长安君之位。

    (7) 又如:位地(官位门第);位任(官位,职务);位行(名位与事迹);位序(官职级别);位宦(位号。官职爵位);位秩(官爵和俸禄);位阶(官阶品级);位极人臣(官位达于人臣的最高一级);位遇(官位和待遇)

    (8) 座位 。如:就位(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舱位(船、飞机等舱内的铺位或座位)

    (9) 先后顺序的位次 。如:这个城市从第十一位升到第七位

    (10) 算术上的数位 ,即一个数字在一串数字中与其他数字相关的位置。如: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个位

    (11) 特指君王或诸侯之位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12) 集合体中具有明确的独立存在状态的最小组成部分并正常形成该集合体内组织的基本单元 。如:本位

    (13) 适于或带有铭刻的祭祀时用的平板 。如:牌位;神位;位主(神主);位版(神位之版)

    (14) 对人的敬称 。如:位下(对守门人的尊称);好几位;第一位

    (15) 姓

    动词

    (1) 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系辞上》

    (2) 立,站

    面三槐,三公位焉。——《周礼》

    (3) 引申为居,处

    位其所位焉,正也。——《公孙龙子》

    英文翻译

    throne; position, post; rank, status; seat

    方言集汇

    ◎ 粤语:wai2 wai6
    ◎ 客家话:[梅县腔] wi5 wui5 [海陆丰腔] wui5 wui6 [客英字典] vui5 [沙头角腔] wui5 [宝安腔] wui3 [台湾四县腔] wui5 wui5 [东莞腔] wui3 [陆丰腔] wui6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愧脂B合去聲合口三等脂Bwiyih/hwyh

    篡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