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以箧贮亲长所卧之枕。
《礼记·内则》:“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牀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悬衾篋枕,敛簟而襡之。” 孔颖达 疏:“悬其所卧之衾,以篋贮所卧之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抑搔痒痛,悬衾篋枕,此不简之教也。”
引证解释
⒈ 谓以箧贮亲长所卧之枕。
引《礼记·内则》:“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牀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悬衾篋枕,敛簟而襡之。”
孔颖达疏:“悬其所卧之衾,以篋贮所卧之枕。”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抑搔痒痛,悬衾篋枕,此不简之教也。”
箧枕的网络释义
箧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小箱子,藏物之具。大曰箱,小曰箧
负箧曳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家书一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箧衍(竹制的方形箱子;书箧;藤箧);箧笥(收藏文书或衣物的竹箱);箧扇(弃置在箧笥中的扇子。比喻失宠的妇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动词
(1) 枕着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m3 [客语拼音字汇] zim3 [沙头角腔] zim3 [东莞腔] zim3 [台湾四县腔] tsiim3 [客英字典] zhim3 [陆丰腔] zhim3 [梅县腔] zhim3 [宝安腔] zim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沈 | 直深 | 澄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ɖʰĭĕm | drim/dy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