箝口

qián kǒu [ qian kou]
注音 ㄑ一ㄢˊ ㄎㄡˇ

词语释义

闭口。谓不言或不敢言。

词语解释

  1. 闭口。谓不言或不敢言。

    《逸周书·芮良夫》:“贤智箝口,小人鼓舌。”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然而弟子箝口,市人拱手者,圣贤卓犖,固所以殊絶凡庸也。”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世人以饶舌掇祸者多;而 习 ( 习解 )迺以箝口丧躯。”《明史·锺同传》:“臣草茅时,闻寺人搆恶,戕戮直臣 刘球 ,遂致廷臣箝口。” 陈炜谟 《狼筅将军》:“ 白棣 靠东坐着,箝口抱膝,像泥塑木雕的菩萨一样。”

引证解释

⒈ 闭口。谓不言或不敢言。

《逸周书·芮良夫》:“贤智箝口,小人鼓舌。”
汉杨修《答临淄侯笺》:“《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然而弟子箝口,市人拱手者,圣贤卓犖,固所以殊絶凡庸也。”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世人以饶舌掇祸者多;而习(习解 )迺以箝口丧躯。”
《明史·锺同传》:“臣草茅时,闻寺人搆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
陈炜谟《狼筅将军》:“白棣靠东坐着,箝口抱膝,像泥塑木雕的菩萨一样。”

箝口的国语词典

闭口不说话。《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君炕阳而暴虐,臣畏刑而箝口。」《西游记.第一○回》:「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太宗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也作「拑口」、「钳口」。

箝口的网络释义

箝口

  • 箝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án kǒu,是指不言或不敢言。
  • 箝口造句

    于是而上司荐之曰干员,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鱼肉者,虽痛心疾首,箝口侧目,而无如何也。
    顿时,龙贾面目涨赤,箝口结舌,哑然失语,气焰顿失。
    公主暂时地愿他将会对于他打电报极小的假箝口物有味道男孩。
    桑哥素主世荣,闻太子有言,讫箝口不敢救。
    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箝口而回。
    藉着结束,它似乎史蒂芬吃饭的欲望效法他的偶像布鲁斯李比他的飞机再多一些好箝口物的兴趣更强壮。
    藉由这么多箝口物被丢左边的和右边的你可能有关电影的踱步。
    普天下才子读之,皆当瞠目愕顾,箝口结舌,倒地百拜,不知所为!史天然先喝声。
    当然,即便你不认错,也丝毫不影响上述进程,只是你配合地回答了第一问题,实难再箝口如铁,一再回答下去,恐必汗流浃背,最后免不了要精神崩溃。

    汉字详情

    qián [qian]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RAF
    五行:
    仓颉: HQTM
    四角: 88574

    英文翻译

    tweezers, pliers, tongs, pincers

    方言集汇

    ◎ 粤语:kim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m2 [台湾四县腔] kiam2 [宝安腔] kiam2 [海陆丰腔] kiam2 [客英字典] kiam2 [梅县腔] ki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淹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gʰĭɛmgiem/gyem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