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数

suàn shù [ suan shu]
繁体 算數
注音 ㄙㄨㄢˋ ㄕ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算数 suànshù

(1) 承认有效

说话算数
stand;hold;count

(2) 结束;为止

尽量吃,吃完算数
end

词语解释

  1. 犹计数。

    《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 清 唐甄 《潜书·远谏》:“海内死者,非算数之所及矣。”

  2. 指算术。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北史·刁冲传》:“阴阳、图纬、算数、天文、风气之书,莫不关综,当世服其精博。”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 泽望 ﹞冥搜博览,天官、地誌、金石、算数……杂学,盖无勿与予同者。”

  3. 承认有效力。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 姜夫人 ,我问你,是谁的命令算数?听我的,还是听 萧育 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你说话真算数,说要到我家来白相,今天真的就来了。”

  4. 表示事情完成,了结。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所有井里误的工都是我的,井上绞辘轳或者拉滑车的笨工是你的,几时打成几时算数。”

引证解释

⒈ 犹计数。

《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
清唐甄《潜书·远谏》:“海内死者,非算数之所及矣。”

⒉ 指算术。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
《北史·刁冲传》:“阴阳、图纬、算数、天文、风气之书,莫不关综,当世服其精博。”
清黄宗羲《泽望黄君圹志》:“﹝泽望﹞冥搜博览,天官、地誌、金石、算数……杂学,盖无勿与予同者。”

⒊ 承认有效力。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姜夫人,我问你,是谁的命令算数?听我的,还是听萧育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你说话真算数,说要到我家来白相,今天真的就来了。”

⒋ 表示事情完成,了结。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所有井里误的工都是我的,井上绞辘轳或者拉滑车的笨工是你的,几时打成几时算数。”

算数的国语词典

认定有效。

如:「你说的话算数吗?」、「东西拿到手才能算数。」

算数的网络释义

算数

  • 算数,指算术;承认有效。见《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
  • 算数造句

    他那天信誓旦旦说出的话到了今天全不算数,真是一个不讲信誉的人。
    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妈妈每一次说话都是一诺千金的,不像有一些人,说话都是不算数。
    我这个人言无二价,说话历来都是算数的。
    他现在迷迷糊糊的,说的话不算数。
    这话出自于你的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可要说话算数。
    你既然答应他了,就要说话算数。
    我们这一代的成就,得等到下一代来盖棺论定才算数。
    要千方百计让可能的买主相信,我们说话是算数的。
    你放心,我说了算数,绝不会出尔反尔。
    我们应该诚实守信,说话算数。
    爸爸跟我說明天去玩,我信以為真,準備好了,可爸爸又变挂了。说话不算数实在是不好!
    学习知识不能光背下来,能够运用才算数。
    这个人真差劲,说话不算数。
    你说话要算数,不要出尔反尔。
    你说话不算数,简直是个骗子。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喜怒无常,朝令夕改,说话不算数。
    父母对孩子要说话算数,讲究信用。
    说话要算数,不能耍赖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说话不算数,我们从此一刀两断吧。

    汉字详情

    suàn [suan]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H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BUT
    四角: 884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2) 同本义

    算,数也。——《说文》

    无算爵。——《仪礼·乡饮酒礼》

    亲则月算如邦人。——《仪礼·丧服记》

    明衣不在算。——《仪礼·士丧礼》

    有算为之节文也。——《礼记·檀弓下》

    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儒林外史》

    (3) 又如:算还(结算支付);算尽镏铢(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算来(计算起来);算刻(犹计算);算定(经过计算而确定或断定);算程(计算路程)

    (4) 推测;料想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宋· 姜夔《扬州慢》

    我算你今天一定会来

    (5) 又如:算来(推测起来);算应(算定;料定)

    (6) 作数,承认其有效力

    你算是个甚么东西?——《儒林外史》

    (7) 又如:说了算

    (8) 归;属于;当作;认作

    你也算贫贱之交了。——《红楼梦》

    (9) 又如:功劳算你的;算作(当作);算事(应作的头等大事)

    (10) 征税。亦指征税计钱多少的单位 。如:算事(丁赋及徭役);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算商(向商人征税)

    (11) 算命;算卦 。如:算五行(算命。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依次排成八个字,再用本干支的五行生克来推一生的命运)

    名词

    (1) 计谋;谋划

    自长非所增,自短非所损,算之所亡,若何?——《列子·力命》

    荐勋祖庙,享号 中宗。算计见效,优于 孝文。——《后汉书· 崔骃传》附崔寔《政论》

    (2) 又如:算计弗通(考虑不周;谋划失误);算度(分析,判断);算略(谋略);算划(计划,谋划);算部(指寿命);算发(年龄不大而白发多)

    (3) 数目;数额

    人畜无算。——《交史·崔浩传》

    (4) 又如:算子(算筹。常用以计数或占卜);算子般(如同算筹丢在桌上一般);算筹(旧时计算数目所用器物之一种,其制甚古,以竹木或厚纸等为之,上记数字,用以布算);算禄(寿数和禄位)

    (5) 通“筭”。计算用的筹码

    一人执算以从之。——《仪礼·乡射礼》

    算,长尺二寸。——《礼记·投壷》

    (6) 又如:算子(竹制的筹);算囊,算袋(旧时百官贮放笔砚等的袋子);算器(贮放算筹的器皿;竹器)

    英文翻译

    count, calculate, figure; plan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5 [客语拼音字汇] son4 [陆丰腔] son5 [客英字典] son5 [海陆丰腔] son5 [宝安腔] son5 [沙头角腔] son5 [东莞腔] son5 [梅县腔] s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管上聲合口一等suɑnsuanx/suaan
    shù,shǔ,shuò [shu,shuo]
    部首: 425
    笔画: 13
    五笔: OVT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VOK
    四角: 98440

    详细解释

    shǔ

    动词

    (1) (形声。从攴( ),娄声。本义:点数;计算)

    (2) 同本义

    數,计也。——《说文》

    以岁之上下数邦用。——《周礼·廪人》

    递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洢《核舟记》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从一数到十;数拾(查点;收拾);数白道黑(卖弄口舌);数白论黄(计较银钱。白:白银。黄:黄金);数筹定点(数筹码计算时间);数东瓜,道茄子(尽情谈论各种事情);数米而炊,称柴而爨(比喻吝啬之极);数数儿;数不胜数;数课(计算并予登记);数墨(计算书本上的文字)

    (4) 比较起来最突出 。如:数一数二;数不着;数得上

    (5) 枚举;列举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不可胜数;历数其罪;数之于前

    (7) 数落;责备

    数,责也。——《广雅》

    后世其追数吾过乎。——《列子·周穆五》

    使韩仓数之。——《战国策·秦策》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数驳(方言。责备;教训);数骂(数落责骂);数说;数骂(责骂);数让;数道(责难,责备);数喇(数落;数说)

    (9) 诉说,称说

    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

    (10) 又如:数贫嘴(油嘴肖舌;耍嘴皮子);数黄道黑(数黄论黑。指说长道短)

    (11) 另见 shù;shuò

    shù

    名词

    (1) 数目;数量

    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报数(报告数目);数计(以数字来计算);数珠儿(念珠);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3) 底细 。如:心里没有数;心中都有个数

    (4) 道数,方法

    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商君书》

    (5) 技艺,如博弈的技艺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孟子·告子上》

    (6) ∶算术,古代六艺之一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大司徒》

    (7) 气数;命运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唐· 王维《老将行》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8) 又如:数奇(命运不佳;遭遇不顺);数命(命运);数尽禄终(死亡);数劫(厄运)

    (9) 策略;权术

    以计求便,以数取利。——汉· 王充《论衡》

    (10) 规律;必然性

    汉世外戚,自 东、 西京十有余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后汉书》

    (11) 道理

    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其数不胜也。——《韩非子》

    (12) 礼数;仪节

    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左传·庄公十八年》

    (13) 特指方术,如占卜之类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14) 又如:数家(精于术数的人);数术(术数)

    数量词

    (1) 几个,若干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如:数四(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数粒(几粒);数人;数十,数百,数千,数万;数本(几棵;几株);数众(佛教称其教徒人数为“众”,有若干僧则称若干众);数武(几步);数射(几射。射:一箭能及的距离);数家(几派;几家;几户)

    (3) 另见 shǔ;shuò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英文翻译

    number; several, count; f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2 s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s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