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总账

suàn zǒng zhàng [ suan zong zhang]
繁体 算總賬
注音 ㄙㄨㄢˋ ㄗㄨㄥˇ ㄓㄤˋ

词语释义

1.把许多账目积聚在一起来计算。比喻把事情的是非得失集中在一起加以总结或对各种错误事后进行总清算。

词语解释

  1. 把许多账目积聚在一起来计算。比喻把事情的是非得失集中在一起加以总结或对各种错误事后进行总清算。

    《解放日报》1942.4.11:“批评必须适时、直接,当时不说,事后算总账的办法是不好的。”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一:“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

引证解释

⒈ 把许多账目积聚在一起来计算。比喻把事情的是非得失集中在一起加以总结或对各种错误事后进行总清算。

《解放日报》1942.4.11:“批评必须适时、直接,当时不说,事后算总账的办法是不好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

算总账的网络释义

算总账

  • 算总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uàn zǒng zhàng,比喻把事情的是非得失集中在一起加以总结或对各种错误事后进行总清算。
  • 汉字详情

    suàn [suan]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H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BUT
    四角: 884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2) 同本义

    算,数也。——《说文》

    无算爵。——《仪礼·乡饮酒礼》

    亲则月算如邦人。——《仪礼·丧服记》

    明衣不在算。——《仪礼·士丧礼》

    有算为之节文也。——《礼记·檀弓下》

    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儒林外史》

    (3) 又如:算还(结算支付);算尽镏铢(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算来(计算起来);算刻(犹计算);算定(经过计算而确定或断定);算程(计算路程)

    (4) 推测;料想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宋· 姜夔《扬州慢》

    我算你今天一定会来

    (5) 又如:算来(推测起来);算应(算定;料定)

    (6) 作数,承认其有效力

    你算是个甚么东西?——《儒林外史》

    (7) 又如:说了算

    (8) 归;属于;当作;认作

    你也算贫贱之交了。——《红楼梦》

    (9) 又如:功劳算你的;算作(当作);算事(应作的头等大事)

    (10) 征税。亦指征税计钱多少的单位 。如:算事(丁赋及徭役);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算商(向商人征税)

    (11) 算命;算卦 。如:算五行(算命。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依次排成八个字,再用本干支的五行生克来推一生的命运)

    名词

    (1) 计谋;谋划

    自长非所增,自短非所损,算之所亡,若何?——《列子·力命》

    荐勋祖庙,享号 中宗。算计见效,优于 孝文。——《后汉书· 崔骃传》附崔寔《政论》

    (2) 又如:算计弗通(考虑不周;谋划失误);算度(分析,判断);算略(谋略);算划(计划,谋划);算部(指寿命);算发(年龄不大而白发多)

    (3) 数目;数额

    人畜无算。——《交史·崔浩传》

    (4) 又如:算子(算筹。常用以计数或占卜);算子般(如同算筹丢在桌上一般);算筹(旧时计算数目所用器物之一种,其制甚古,以竹木或厚纸等为之,上记数字,用以布算);算禄(寿数和禄位)

    (5) 通“筭”。计算用的筹码

    一人执算以从之。——《仪礼·乡射礼》

    算,长尺二寸。——《礼记·投壷》

    (6) 又如:算子(竹制的筹);算囊,算袋(旧时百官贮放笔砚等的袋子);算器(贮放算筹的器皿;竹器)

    英文翻译

    count, calculate, figure; plan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5 [客语拼音字汇] son4 [陆丰腔] son5 [客英字典] son5 [海陆丰腔] son5 [宝安腔] son5 [沙头角腔] son5 [东莞腔] son5 [梅县腔] s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管上聲合口一等suɑnsuanx/suaan
    zǒng [zong]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UK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CRP
    四角: 803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悤( 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2) 同本义

    总,聚束也。——《说文》

    总,结也。——《广雅》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总角之宴。——《诗·卫风·氓》

    令徒隶衣七总布。——《史记·孝景帝》

    总布二匹。——《汉书·王莽传》

    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礼记·内则》

    以麻总发。——《新唐书》

    (3) 又如:总发(指童年,幼年。同总角);总角之好(指幼年相契的朋友。也称“总角之交”);总丱(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4) 聚合;汇集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书·盘庚》

    功名之总也。——《史记·礼书》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总萃(会合聚集);总集(聚集,集合;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总猥(聚合的样子);总聚(综合聚集);总总(聚合的样子);归总;汇总;拢总

    (6) 结,系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 扶桑。——《楚辞·离骚》

    解扶桑之总辔兮,纵今之遂奔驰。——《汉书》

    (7) 又如:总辔(系马。指停驻)

    (8) 持 。如:总干(持盾)

    (9) 统领,统管

    总要万物于风雨。——《荀子·哀公》

    公受朝寄,总兵西下。——《隋书·元谐传》

    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0) 又如:总朝政;总己(统摄自己的职务);总戍(主管军务;统管军事的长官);总帅(统率;统帅)

    (11) 总括;概括

    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荀子·不苟》

    总此十思。——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总凡(概括);总批(总括性批语);总微(概括精微的道理);总论(全面而概括的论述)

    (13) 总揽 。如:总要(总揽政事);总务(总理各项事务);总览(总揽。全面掌握;广为延揽)

    名词

    (1) 禾稿;连穗带杆的禾把子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书·禹贡》。孔传:“禾稿曰总,入之供饲国马。”

    (2) 束穗;流苏 (古代的车马装饰品)

    王后之五路,重翟,锡厘朱总。——《周礼》。贾公彦疏:“凡言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若归人之总,亦既系其本,又垂为饰,故皆谓之总也。”

    (3) 又如:朱总(朱红色的车饰)

    (4) 整数

    银子成总了,我差人回家取去!——《老残游记》

    (5) 麻杆扎成的火把

    错总之法,横于坐所。——《管子》

    (6) 姓

    形容词

    (1) 全部,全面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总崩溃;总批发;总目;总代理;总动员;总产量;总成本

    (3) 为首的,担任较高级职务的,领头的(如高于同类头衔的其他人) 。如:总制(总督);总河(总管治理河道事务的官员)

    副词

    (1) 皆;一概 。如:总里(都;全部;总共);总不如(都不如);总疑(不停地怀疑);总是(全都是)

    (2) 一直;一向 。如:总是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总疑(不停地怀疑)

    (3) 终归,毕竟 。如:他总还是个孩子,哪能像大人那样有力气;总来(总归;终究);总悉(总归)

    (1) 用法同“纵”。纵然;即使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度破讷沙》

    年兄总要出家修行,也该与我们作别一声,如今觉得忒歉然了!——《醒世恒言》

    (2) 又如:总有(虽然有;即使有);总做(纵使);总然(纵然;即使);总饶(任凭;尽管)

    英文翻译

    collect; overall, altoge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2

    宋本广韵

    zhàng [zhang]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MTAY
    五行:
    仓颉: BOPO
    四角: 7283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作“帐”。形声。从贝,长声。从贝,表明与财富有关。本义:账目,关于银钱财物出入的记载)

    (2) 同本义

    每年造僧账二本,其一本奏闻,一本申祠部。——《旧五代史》

    (3) 又如:账略(简要的账目)

    (4) 债务,欠别人的东西(如金钱、货物等) 。如:还账;欠账;拉账;折账;冲账;赊账

    (5) 账簿 。如:账箱(专为放置账簿、银票、单据等物品的箱子)

    英文翻译

    accounts; bill, debt; credit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