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筹饟 ”。筹集军中的粮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 仁皇 震怒,练兵筹餉,为深入计。”《清史稿·文宗纪》:“ 袁三甲 疏请事关筹饟,由军机处径交所司,勿发内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筹饟”。筹集军中的粮饷。
引清昭槤《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仁皇震怒,练兵筹餉,为深入计。”
《清史稿·文宗纪》:“袁三甲疏请事关筹饟,由军机处径交所司,勿发内阁。”
筹饷的网络释义
筹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夀声。本义:计数的用具)
(2) 壶矢。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笴
筹,壶矢也。——《说文》。谓投壶之矢为 筹。
筹室中五扶。——《礼记·投壶》。注:“矢也。”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
(3) 签筹;算筹 。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的物品的凭证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竹筹;筹马(古时投壶计数的用具)
动词
(1) 算计
运筹帷幄之中。——《史记·高祖纪》
(2) 又如:筹设(计划设置);筹计(盘算);筹昏(谓无法算计)
(3) 策划
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统筹(统一筹划);筹运(制定策略;谋划。犹运筹);筹历(推算历法)
(5) 筹措。谋划措办;设法筹集 。如:筹度(谋划;计划);筹借(设法借用;筹划借款)
量词
条,个,位。用以指人的多少
背后只见赶上三筹好汉,也将杀来。——《水浒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
(2) 同本义
餉,饟也。——《说文》
餉,餉馈。——《广韵》
饟,周人谓餉曰饟。——《说文》
饟,馈也。——《尔雅》
种饟粮食。——《汉书·食货志下》
輓车奉饟者。——《汉书·严助传》
为雇耕佣,凭种餉。——《后汉书·章帝纪》。注:“餉,粮也,古餉字。”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前蜀· 韦庄《纪村事》
(3) 又如:饷田(送饭到田头);饷人(送饭食的人);饷馌(往田头送饭)
(4) 招待,供给或提供
有童子以黍肉饷。——《孟子·滕文公下》
幼弟不饷。——《韩非子·五蠹》
(5) 又如:饷客(以饮食招待客人);饷宾(以食物招待宾客)
(6) 吃饭,进餐
是故求其诚者,非归饷也不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 赠送
以诗赋饷孙权。—— 胡冲《吴历》
(8) 又如:饷亿(赠送,补给);饷献(馈赠奉献)
名词
(1) 军粮及军队的俸給
老弱转饷。——《汉叔· 严助传》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史記·高祖本紀》
饷无所出。——清· 邵長蘅《青门剩稿》
(2) 又如:饷馈(军队的粮食);饷米(军队食用的米);饷事(掌管军粮之事)
(3) 薪金 (旧时多指军队或军警等的薪金)。如:饷銀;月饷
(4) 食物
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吴越春秋》
(5) 一会儿,不多久的时間。後作“晌”
虽有一饷乐,有如聚飞蚊。——唐· 韩愈《醉贈张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