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斑竹。
唐 李贺 《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 秦娥 盖 湘水 。” 王琦 汇解:“《方言》: 秦 晋 之间,美貌谓之娥。此以筠竹称斑竹, 秦娥 称二妃,殊不可解,或字之讹也。一本注 秦娥 ,下云:‘一作神娥。’又见《广西通志》载此诗,‘筠竹’作‘斑竹’,‘秦娥’作‘英娥’,下文‘蛮娘’作‘蛮风’,似觉顺遂,但不知本于何书,未敢从也。” 姚文燮 集注:“言筠竹不死,蛮娘吟弄,泪花染緑,情相续也。”
引证解释
⒈ 斑竹。
引唐李贺《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王琦汇解:“《方言》: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此以筠竹称斑竹, 秦娥称二妃,殊不可解,或字之讹也。一本注秦娥,下云:‘一作神娥。’又见《广西通志》载此诗,‘筠竹’作‘斑竹’,‘秦娥’作‘英娥’,下文‘蛮娘’作‘蛮风’,似觉顺遂,但不知本于何书,未敢从也。”
姚文燮集注:“言筠竹不死,蛮娘吟弄,泪花染緑,情相续也。”
筠竹的网络释义
筠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ūn
名词
(1) 古州名 。
(2) 唐武德七年置。以地产筠篁得名。辖境约当今江西省高安、上高、新昌等县地
(3) 唐羁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连县
(4) 另见
yún
名词
(1) (形声。从竹,均声。本义:竹子的青皮;竹皮)
(2) 同本义
筠,竹皮之美质也。——《广韵》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遗记》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
绮窗唱和,指花月为题,绣阁论情,对松筠为誓。——《警世通言》
(3) 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纸扇(竹柄纸扇); 筠帘(竹帘)
(4) 竹子的别称
目才到三眠半月强,即时懒意满筠筐。——清· 周煌《吴兴蚕词》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唐· 钱起《赋得池上丁香树》
(5) 又如:筠溪(竹丛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丛中的回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笔);筠笼(覆罩在香炉上的竹笼)
(6) 竹制的笛类管乐器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 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北周· 庾信《赵国公集序》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n1 run2 [客英字典] jun2 [台湾四县腔] giun1 jun2 [梅县腔] giun1 jun2 [客语拼音字汇] yun2 [宝安腔] giun1 j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筠 | 爲贇 | 云 | 眞B合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眞B | 臻 | yn/hwyn | ĭwĕ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uk7 [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竹 | 張六 | 知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ţĭuk | triuk/ti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