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励

cè lì [ ce li]
繁体 策勵
注音 ㄘㄜˋ ㄌ一ˋ

词语释义

督促鼓励:互相策励。

词语解释

  1. 督促勉励。

    南朝 齐 萧子良 《与孔中丞释疑惑书》:“孜孜策励,良在於斯。”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陛下特降纶言,再加褒饰,德音抚慰,自合忘生,睿奬至深,岂敢言病,谨当策励疲蹇,上副天慈,竭尽肝肺,以修官业。” 宋 叶适 《上殿札子》:“今环视诸臣,前者后者,迭进迭退,其知此事本而可以反覆议论者谁乎?其抱此志意而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 寧 绍 参将 戚继光 先登敢勇,立有新功,见监原任 通 泰 参将 黑孟阳 遭蹶悔过,尚餘勇气,皆堪策励立功赎罪者也。”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申明小学之教:以孝弟、忠信、安详、恭教,平生所以自策励者,与诸生共相劝勉。” 续范亭 《悼关向应同志》:“ 延安 养疴,互相策励。”

引证解释

⒈ 督促勉励。

南朝齐萧子良《与孔中丞释疑惑书》:“孜孜策励,良在於斯。”
唐李德裕《谢赐让官批答状》:“陛下特降纶言,再加褒饰,德音抚慰,自合忘生,睿奬至深,岂敢言病,谨当策励疲蹇,上副天慈,竭尽肝肺,以修官业。”
宋叶适《上殿札子》:“今环视诸臣,前者后者,迭进迭退,其知此事本而可以反覆议论者谁乎?其抱此志意而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寧绍参将戚继光先登敢勇,立有新功,见监原任通泰参将黑孟阳遭蹶悔过,尚餘勇气,皆堪策励立功赎罪者也。”
清刘大櫆《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申明小学之教:以孝弟、忠信、安详、恭教,平生所以自策励者,与诸生共相劝勉。”
续范亭《悼关向应同志》:“延安养疴,互相策励。”

策励的国语词典

督责勉励。

策励的网络释义

策励

  • 策励,指督促勉励。语出南朝萧子良 《与孔中丞释疑惑书》:“孜孜策励,良在於斯。”
  • 策励造句

    我祈求你,不要引导他走上安逸舒适的道路,而要让他遭受困难与挑战的磨鍊和策励。
    法师的精进行对大家也是一种策励和无声的提醒:要时刻把握当下,慎勿放逸。
    孙元起并没有太在意这封信,因为这封信只是日常的私人通讯,旨在策励远在加拿大的卢瑟福勇攀物理学巅峰。
    我们必须策励教友传教的工作。
    提醒自己死亡随时会来临,就是策励自己不要枉过每一天。

    汉字详情

    [ce]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GM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B
    四角: 889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朿( )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2)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

    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

    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

    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振长策而御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

    (4) 策略;计谋

    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惠文、 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汉· 贾谊《过秦论》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上策;下策;失策(策略上失误);策无遗算(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6) 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左传·序》疏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周礼·春官》

    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秦策一》

    (7) 又如:策府(帝王藏书之所);策简(指簿册文书);策牍(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8) 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9) 又如:策命(用策书任命);策拜(帝王以策书命官);策文(诏书之类的文告)

    (10)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治安策》——汉· 贾谊

    《教战守策》——宋· 苏轼

    (11) 又如:策套(科举时代应试者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策学(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策题(科举策试的试题);策第(策试和选评)

    (12) 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13) 又如:策筹(同“筹策”。古代计算工具)

    (14) 卜筮用的蓍草

    詹尹乃端策拂龟。——《楚辞·卜居》

    错龟数策。——《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端策(把蓍草摆正)

    动词

    (1) 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

    将入门,策其马。——《论语·雍也》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汉· 晁错《论贵粟疏》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2) 又如:鞭策;策马(鞭马);策马飞舆(驾马车疾行)

    (3) 督促;使进步 。如:策厉(督促勉励);策进(促进)

    (4) 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策杖(执持拐杖。又称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来);策立(站立)

    (6) 谋划;策划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虚实》

    (7) 又如:策效(谋划效力);策驭(谋划掌握);策选(谋划选取)

    英文翻译

    scheme, plan; to whip; urg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g5 ced5 [台湾四县腔] cet7 cak7 [客英字典] cet7 cak7 [海陆丰腔] cet7 cak7 [梅县腔] cet7 [沙头角腔] ciet7 [陆丰腔] cet7 [宝安腔] cak7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楚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chrek/chaekʧʰæk
    [li]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DDN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SKS
    四角: 74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厉声。本义:勉力,努力)

    (2) 同本义

    勵,勉力也。——《说文》。

    用勵相我邦家。——《书·立政》

    庶明励翼。——《书·皋谟》

    励于一言。——《鬼谷子·决篇》

    (3) 又如:砺翼(勉力辅佐君主,精勤以行君命);励志(勉励其心志;集中心思于某种事业);励节(勉力志行,崇尚气节)

    (4) 振作

    处遂改励。——《世说新语·自新》

    相早励良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励精更始。——《汉书·宣帝纪》

    (5) 又如:励精(振作精神)

    英文翻译

    strive; encou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潮州话:li6 (lĩ)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