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

jīn mó [ jin mo]
注音 ㄐ一ㄣ ㄇㄛˊ

词语释义

人体部位名。即指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组织有约束和保护作用。

词语解释

  1. 人体皮下结缔组织的一种,有深浅之别。浅者结缔疏松,多包于肌腱外;深者结缔致密,常包被肌肉、腺体、脏器或血管神经束。中医学认为它是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或肝风内动均能引起筋膜病变。

    《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引证解释

⒈ 人体皮下结缔组织的一种,有深浅之别。浅者结缔疏松,多包于肌腱外;深者结缔致密,常包被肌肉、腺体、脏器或血管神经束。中医学认为它是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或肝风内动均能引起筋膜病变。

《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筋膜的网络释义

筋膜

  • 人体部位名。即指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组织有约束和保护作用。
  • 筋膜造句

    手掌内、侧部和背部的深筋膜较薄,掌心部深筋膜较厚。
    在腹直肌切口外侧切开肌肉和筋膜层。
    不过,医生说,长期穿下来,不仅容易让你腰酸背痛,太薄的夹脚拖,更容易得足底筋膜炎,造成的伤害不亚于高跟鞋。
    颞肌筋膜瓣应用于硬腭和软腭组织缺损的重建,效果良好。
    东方应春,阳生而日暖风和,草木生发,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气,肝气又能滋养于筋,筋膜柔和则又能生养于心。
    目的探索腹横筋膜在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解剖和临床意义。
    上述两个问题都可用切开焦痂直至深筋膜来解决。
    看不到显着的赛车筋膜横扫其极酷的蓝色机构。
    小腿带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是解决膝以下,足跖骨头以上皮肤组织缺损的简单、安全、效果良好的方法。
    目的:观察小切口减张术治疗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
    足底筋膜是脚上的一系列结缔组织,类似于纹理状的韧带。
    比较鼻骨骨膜与鼻背深筋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差异,为隆鼻术选择适宜的假体置入层次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浅表支走在前列腺筋膜前层的外表面。
    确认髂棘前方浅面的由深筋膜穿出的股外侧皮神经,沿缝匠肌向内侧牵开。
    方法:采用横切口,将内眦韧带固定于鼻背筋膜,切除上下方多余皮肤后缝合。
    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结论:颈胸前筋膜皮瓣具备科学的解剖形态学依据,是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优质材料。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手术开始时将缝匠肌误认为是扩筋膜张肌。
    结论:额肌眼轮匝肌筋膜治疗上睑下垂方法简单,解剖层次浅,筋膜瓣滑距长,弹性好,悬吊确切可靠。
    结论阔筋膜张肌是一块可游离移植用的较好供体。

    汉字详情

    jīn [jin]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ELB
    五行:
    仓颉: HBKS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英文翻译

    muscles; tendon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
    [mo]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EAJD
    五行:
    仓颉: BTAK
    四角: 74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莫声。本义:生物体内部的薄皮形组织)

    (2) 同本义

    熏于肓膜,散于胸服。——《素问·痹论》

    (3) 又如:耳膜;竹膜;细胞膜;鼓膜

    (4) 通常有柔韧性的透明薄片 。如:塑料薄膜

    (5) 比喻细微的间隔 。如:膜外(犹身外);膜视(轻视)

    动词

    专指礼拜神佛的跪拜 。如:膜呗(边膜拜边歌颂佛的功德)

    英文翻译

    membrane; to kneel and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mok6 m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ok8 [陆丰腔] mok8 [台湾四县腔] mok8 [东莞腔] mok8 [沙头角腔] mok8 [宝安腔] mok7 [客英字典] mok8 [梅县腔] mok8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mu2
    ◎ 潮州话:mo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胡平聲開口一等mo/mu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