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脉拘急

jīn mài jū jí [jin mai ju ji]

词语释义

筋脉拘急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肢体筋脉抽瘛,屈伸不利的症候。

汉字详情

jīn [jin]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ELB
五行:
仓颉: HBKS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英文翻译

muscles; tendon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
mài,mò [mai,mo]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YNI
五行:
吉凶:
仓颉: BINE
四角: 73292

详细解释

mài

名词

(1) (会意。合起来表示身体里的一种支脉。本义:血管)

(2) 同本义

衺犹分也。衺行体中,谓血脉流转于体中也。”朱骏声曰:“按,字俗作脉。”

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骨著脉通,与体俱生。——王符《潜夫论·德化》

(3) 又如:动脉;静脉;脉脉相通(血管彼此相通)

(4) 指事物如血管连贯有条理者

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王建《隐者居》

(5) 又如:山脉;矿脉;命脉(生命和血脉)。又指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

(6) 脉搏 。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

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的是不是。——《红楼梦》

(7) 又如:脉气(脉搏所呈现的情况);脉候(脉搏变化的情况)

(8) 地下水 。如:脉发(脉起。春暖地温回升,地下水蒸发,滋润土壤使之冒起,为春耕的良时);脉散(水道分流)

(9) 血统、宗派等相承的系统 。如:一脉相传

动词

(1) 号脉,按脉诊病

一时李嬷嬷来了,看了半日,问他几句话也无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红楼梦》

(2) 又如:脉诀(论述诊脉的典籍);脉学(诊脉之学);脉礼(诊费的敬称);脉书(记录诊脉方法的图书);脉息(中医切脉以呼吸为准则)

(3) 另见

(2) 另见 mài

英文翻译

blood vessels, veins, arteries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k7 [客英字典] mak7 [台湾四县腔] mak7 [梅县腔] mak7 [沙头角腔] mak7 [宝安腔] mak7 [东莞腔] ma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獲麥開入聲開口二等mækmrek/maek
jū,gōu [ju,gou]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Q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PR
四角: 57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2) 同本义

拘,止也。——《说文》

艮为拘随物系之。——《易·说卦》传

拘系之乃从。——《易·随》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狎徐君,拘 齐庆封。——《韩非子·十过》

(3) 又如:拘证(缉拿审问);拘刷(通缉;拘捕);拘究(拘留审察);拘制(拘禁,系缚); 拘责(拘留责罚);拘闭(拘禁,扣押)

(4) 束缚;限制

使人拘而多畏。——《汉书·司马迁传》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荀子·宥坐》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拘,犹限也。——《后汉书·王霸传》注

而不肖者拘焉。——《淮南子·泛论》。注:“犹检也。”

(5) 又如:拘紧(约束、束缚得紧);拘管(管教约束);拘逼(束缚,强迫);拘定(限定);拘卷(拘倦。约束,不自在);拘虚(受限于居所)

(6) 拘守;拘泥于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拘以定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如:拘文牵墨(拘泥于文章教化,或受文章束缚);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8) 抽搐

筋肉拘苛。——《素问·至真要大论》

拘挛犹拘束也。——《后汉书·曹褒传》注

(9) 又如:拘苛(抽搐;痉挛);拘急(因感受风寒而身体痉挛、抽搐);拘拳(拘挛拳曲。引申为受束缚而不自由);拘缀(痉挛)

(10) 通“钩( gōu)”。钩取,探取

不荣通,不醜穷;不拘一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庄子·天地》

(11) 通“痀”。曲,痉挛;痀偻,曲背

夫指之拘也,莫不求伸也。——《淮南子·泰族》

英文翻译

restrain, seize, de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1 ki1 [东莞腔] ki1 [客英字典] gi1 ki1 [台湾四县腔] gi1 ki1 [梅县腔] gi1 [陆丰腔] gi1 [宝安腔] gi1 ki1 [沙头角腔] gi1 [海陆丰腔] gi1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舉朱平聲合口三等kyo/kiukĭu
[j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QV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P
四角: 27337

英文翻译

quick, quickly; urgent, pres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ap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p7 kip8 [客英字典] gip7 [台湾四县腔] gip7 kip8 [梅县腔] gip7 kip8 [沙头角腔] gip7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b5 [陆丰腔] gip7 [东莞腔] gip7 [宝安腔] g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立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kĭĕpkip/k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