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里抓鸡

lóng lǐ zhuā jī [ long li zhua ji]
繁体 籠裏抓雞
注音 ㄌㄨㄥˊ ㄌ一ˇ ㄓㄨㄚ ㄐ一

词语释义

歇后语。喻极有把握。

词语解释

  1. 歇后语。喻极有把握。

    《文汇报》1990.4.28:“你修收录机,那是笼里抓鸡--十拿九稳!”

引证解释

⒈ 歇后语。喻极有把握。

《文汇报》1990.4.28:“你修收录机,那是笼里抓鸡--十拿九稳!”

汉字详情

lóng,lǒ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11
五笔: TD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IKP
四角: 88414

详细解释

lóng

名词

(1)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2)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桂枝为笼钩。

(4)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5)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若脱笼之鹄。——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蟋蟀笼虚。——《聊斋志异·促织》

(6) 又

掇置笼中。

笼归。(装在笼子里,带回家去。笼,名词用为动词,装在笼子里。)。又如:牢笼;木笼;笼驯(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笼阿(鸟笼中的一角);笼鸟槛猿(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

(7) 罩箍 。如:笼灯(灯笼);笼冠(古代武官所戴的帽);笼裙(用丝绢制的裙)

(8) 竹名 。如:笼竹

(9) 羁绊牲畜的工具 。引申为驾驭、控制的意思。如:笼绊(受牵绊束缚);笼络(笼与络都是羁绊牲畜的工具)

(10) 蒸饼 。如:笼饮(蒸饼的别名);笼饼(馒头的旧称)

动词

(1) 生火

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红楼梦》

(2) 在袖内藏东西

笼盖四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3) 又如:笼馒头;笼袖(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4) 另见 lǒng

lǒng

名词

盛衣物的箱笼 。如:笼仗(箱笼;行李);笼箧(竹箱。大的称笼,小的称箧)

动词

(1) 笼罩;遮掩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3) 包括;包罗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5) 缠绕;戴 。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6) 牵制。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7) 控制;垄断 。如:笼扎(犹束缚)

(8) 点燃 。如:笼火(生火;点火)

(9) 另见 lóng

英文翻译

cage; cage-like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lung5

宋本广韵

[li]
部首: 708
笔画: 7
五笔: J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词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容词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词

同“哩”

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陆丰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i3 [宝安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li3 [梅县腔]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
zhuā [zhua]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RHY
五行:
仓颉: QHLO
四角: 520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爪声。本义:搔)

(2) 同本义 。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

杜诗 韩集愁来读,似倩 麻姑痒处抓。—— 唐· 杜牧《读韩杜集》

(3) 又如:抓挠(用指甲或轻或重地抓搔);抓心(形容心里焦急得难受)

(4) 用手或爪取物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

(5) 又如:抓子儿(手中抓物让人猜的一种游戏);抓挠(抓取,取得);想抓救命稻草

(6) 扎缚

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水浒传》

(7) 又如:抓角儿(头顶两旁梳扎的髻);抓髻(把发辫盘扎在头上的发式);抓扎(扎缚;扎束);抓缚(捆扎;扎缚)

(8) 捉住 。如:抓强盗

(9) 买 。如:抓药

(10) 抽 。如:抓彩

(11) 特别重视 。如:抓经济问题

(12) 负责…工作 。如:抓工会工作

英文翻译

scratch; clutch, seize, grab

方言集汇

◎ 粤语:aau1 zaa1 zaa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u3 [宝安腔] zau3 z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梅县腔] zau3 [东莞腔] za1 [海陆丰腔] zau3
◎ 潮州话:zua1 riou2/riao2(旧读jìa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ji]
部首: 514
笔画: 7
五笔: CQY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PYM
四角: 7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英文翻译

chicken

方言集汇

◎ 粤语:gai1
◎ 潮州话:go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