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裙

lóng qún [ long qun]
繁体 籠裙
注音 ㄌㄨㄥˊ ㄑㄨㄣˊ

词语释义

用丝绢制的裙。

词语解释

  1. 用丝绢制的裙。

    唐 顾况 《宜城放琴客歌》:“新妍笼裙云母光,朱絃緑水喧洞房。” 唐 于鹄 《赠碧玉》诗:“新绣笼裙荳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车。”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裙衬裙》:“﹝ 隋 ﹞又制单丝罗以为花笼裙,常侍宴供奉宫人所服。”

引证解释

⒈ 用丝绢制的裙。

唐顾况《宜城放琴客歌》:“新妍笼裙云母光,朱絃緑水喧洞房。”
唐于鹄《赠碧玉》诗:“新绣笼裙荳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车。”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裙衬裙》:“﹝隋﹞又制单丝罗以为花笼裙,常侍宴供奉宫人所服。”

笼裙的网络释义

笼裙

  • 隋唐时一种舞裙。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隋大业中,炀帝……又制单丝罗以为花笼裙,常侍宴供奉宫人所服。
  • 汉字详情

    lóng,lǒ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11
    五笔: TD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IKP
    四角: 88414

    详细解释

    lóng

    名词

    (1)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2)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桂枝为笼钩。

    (4)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5)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若脱笼之鹄。——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蟋蟀笼虚。——《聊斋志异·促织》

    (6) 又

    掇置笼中。

    笼归。(装在笼子里,带回家去。笼,名词用为动词,装在笼子里。)。又如:牢笼;木笼;笼驯(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笼阿(鸟笼中的一角);笼鸟槛猿(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

    (7) 罩箍 。如:笼灯(灯笼);笼冠(古代武官所戴的帽);笼裙(用丝绢制的裙)

    (8) 竹名 。如:笼竹

    (9) 羁绊牲畜的工具 。引申为驾驭、控制的意思。如:笼绊(受牵绊束缚);笼络(笼与络都是羁绊牲畜的工具)

    (10) 蒸饼 。如:笼饮(蒸饼的别名);笼饼(馒头的旧称)

    动词

    (1) 生火

    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红楼梦》

    (2) 在袖内藏东西

    笼盖四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3) 又如:笼馒头;笼袖(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4) 另见 lǒng

    lǒng

    名词

    盛衣物的箱笼 。如:笼仗(箱笼;行李);笼箧(竹箱。大的称笼,小的称箧)

    动词

    (1) 笼罩;遮掩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3) 包括;包罗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5) 缠绕;戴 。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6) 牵制。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7) 控制;垄断 。如:笼扎(犹束缚)

    (8) 点燃 。如:笼火(生火;点火)

    (9) 另见 lóng

    英文翻译

    cage; cage-like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lung5

    宋本广韵

    qún [qun]
    部首: 525
    笔画: 12
    五笔: PUVK
    五行:
    吉凶:
    仓颉: LSKR
    四角: 3726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2)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裙,下裳也。——《说文》

    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名》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形容妇女服饰俭朴);裙袄(衣裤);裙门(裙子的前幅);裙刀(压衣服用的佩刀);裙幄(用裙子张挂连结而成的帷幕);裙衫(女子所着的衣衫和裙子。因以喻妇女)

    (4) 指帽缘周围下垂的薄纱细网 。如:裙帽(六朝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裙边(帽裙的边缘)

    (5) 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如:裙介(指龟鳖背壳周围的软边。因其形似裙边,故称);裙边(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英文翻译

    skirt, apron, petticoat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un2 [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宝安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东莞腔] kiun2 [陆丰腔]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渠云平聲合口三等gʰĭuəngyon/gi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