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禽槛兽

lóng qín jiàn shòu [long qin jian shou]
繁体 籠禽檻獸
注音 ㄌㄨㄥˊ ㄑ一ㄣˊ ㄐ一ㄢˋ ㄕㄡ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关闭在笼中之鸟兽。喻指不自由之身。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伟》:“既出郭,其心欣欣然,若籠禽檻獸之得逸,莫我如也。”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佛》:“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成语用法

笼禽槛兽作宾语、定语;指没有自由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关闭在笼中之鸟兽。喻指不自由之身。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伟》:“既出郭,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笼禽槛兽的网络释义

笼禽槛兽

  • 笼禽槛兽,拼音lóng qín jiàn shòu,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佛》。
  • 汉字详情

    lóng,lǒ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11
    五笔: TD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IKP
    四角: 88414

    详细解释

    lóng

    名词

    (1)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2)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桂枝为笼钩。

    (4)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5)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若脱笼之鹄。——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蟋蟀笼虚。——《聊斋志异·促织》

    (6) 又

    掇置笼中。

    笼归。(装在笼子里,带回家去。笼,名词用为动词,装在笼子里。)。又如:牢笼;木笼;笼驯(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笼阿(鸟笼中的一角);笼鸟槛猿(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

    (7) 罩箍 。如:笼灯(灯笼);笼冠(古代武官所戴的帽);笼裙(用丝绢制的裙)

    (8) 竹名 。如:笼竹

    (9) 羁绊牲畜的工具 。引申为驾驭、控制的意思。如:笼绊(受牵绊束缚);笼络(笼与络都是羁绊牲畜的工具)

    (10) 蒸饼 。如:笼饮(蒸饼的别名);笼饼(馒头的旧称)

    动词

    (1) 生火

    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红楼梦》

    (2) 在袖内藏东西

    笼盖四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3) 又如:笼馒头;笼袖(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4) 另见 lǒng

    lǒng

    名词

    盛衣物的箱笼 。如:笼仗(箱笼;行李);笼箧(竹箱。大的称笼,小的称箧)

    动词

    (1) 笼罩;遮掩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3) 包括;包罗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5) 缠绕;戴 。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6) 牵制。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7) 控制;垄断 。如:笼扎(犹束缚)

    (8) 点燃 。如:笼火(生火;点火)

    (9) 另见 lóng

    英文翻译

    cage; cage-like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lung5

    宋本广韵

    qín [qin]
    部首: 220
    笔画: 12
    五笔: WYB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YUB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2) 同本义

    禽,走兽总名。——《说文》

    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

    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

    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

    六禽。——《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

    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三国志·华陀传》

    虎亦诸禽之雄也。——汉· 王充《论衡·遭虎》

    (3) 鸟类的总称

    二足而羽谓之禽。——《尔雅》

    六禽。——《周礼·庖人》。司农注:“鴈、鹑、鷃、雉、鸠、鸽也。”

    田有禽虞。——《易·师》

    执禽者左首。——《礼记·曲礼》。疏:“鸟也。”

    越禽不恋 燕。—— 李白《左风五十九首》

    (4) 又如:鸣禽;禽言(鸟语。指鸟类啼鸣);禽语(鸟语;鸟鸣);禽卵(鸟卵);禽戏(禽鸟嬉戏);家禽

    (5) 鸟兽总称 。如:禽门(鸟兽的境界); 禽畜(禽兽牲畜);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

    动词

    (1) 捕获鸟兽

    之日狩,允禽。——《甲骨文合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

    (2) 又如: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

    (3) 通“擒”。捕捉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将军禽操。——《资治通鉴》

    (4) 又如: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

    (5) 战胜

    虞、 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新序》

    英文翻译

    birds, fowl; surname;; cap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宝安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陆丰腔] kim3 [客英字典] kim2 [沙头角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gʰĭĕmgim/gym
    jiàn,kǎn [jian,kan]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JTL
    五行:
    仓颉: DLIT
    四角: 48912

    详细解释

    jiàn

    名词

    (1) 槛车;囚车

    槛,栊也。从木,监声。所以囚罪人之牢也。故囚车曰槛车。——《说文》

    槛,牢也。今监狱字以监为之。——《广雅》

    槛,车上施栏,以格猛兽,亦囚禁罪人之车也。——《释名·释车》

    中尚书宦官槛塞大异。——《汉书·谷永传》

    乃槛车与王诣长安。——《汉书·陈馀传》。 师古曰:“槛车者,车而为槛形,谓以板四周之,无所通也。”

    (2) 又如:槛车(四周设有栅栏的车。用以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槛送(用囚车押送);槛槛(车子行进时发出的声音)

    (3) 关牲畜野兽的栅栏

    一曰圈也。谓所以閑兽。——《说文》

    (4) 又如:槛羊(栅栏中的羊);槛緤(拴兽的绳索);槛兽(笼中之兽。喻失去自由者)

    (5) 栏杆的纵木

    云攀殿槛。——《汉书·朱云传》

    (6) 栏杆的横木

    坐堂伏槛,临曲池些。——《楚辞·招魂》

    (7) 泛指栏杆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

    (8) 又如:槛屋(围有栏杆的房子);槛窗(有横直图案的格子窗);槛花笼鹤(栏杆里面的花、笼中的鸟。比喻受约束者)

    (9) 捕捉野兽的机具

    毁坏槛宑。——《后汉书·法雄传》

    (10) 又如:槛阱(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

    (11) 四方加板的船

    (12) 通“滥”。浴盆

    同槛而浴。——《庄子·则阳》

    动词

    (1) 以槛车关、载

    槛送京师。——《新唐书》

    (2) 禁闭;拘囚

    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晋书》

    (3) 另见 kǎn

    kǎn

    名词

    (1) (形声。从木,监声。①( jiàn)本义:兽笼,囚笼。也指禁闭、拘囚。②( jiàn)栏杆。也指井栏。③门槛。门下的横木) 门槛 。如:槛外人(槛:门坎)

    (2) 另见 jiàn

    英文翻译

    threshold, door-sill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5 laam6
    ◎ 潮州话:哥庵3 .娜庵2 [潮州、饶平]罗庵2 ,gam3(kàm) [澄海]gang3(kàng). nam2 [潮州、饶平]lam2 [澄海]nang2

    宋本广韵

    shòu [shou]
    部首: 213
    笔画: 11
    五笔: ULGK
    五行:
    仓颉: CWM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2)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兽,守备者。——《说文》

    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兽毛虫总号。——《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

    兽,狐狼之属。——《周礼·庭氏》注

    大兽公之。——《周礼·兽人》

    搏兽于敖。——《诗·小雅·车攻》

    猛兽步高岗。——曹操《却东西门行》

    兽同足者而俱行。——《战国策·齐策》

    山有猛兽。——《淮南子·说山训》

    山深而兽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3) 又如:兽目(野兽的眼睛);兽工(殷制天子六工之一。即治皮革的工匠);兽人(居心险恶、有如禽兽之人);兽骇(兽类受惊时狂奔乱窜);兽吻(门环上的装饰物;虎口);兽臣(古官名。掌管山泽、田猎之事);兽头大门(豪门显贵、宫殿寺观之正门上的门环,一般用铜制或鎏金的兽头铺首,故称);兽铤(兽疾走)

    (4) 干肉

    实兽于其上,东首。——《仪礼》

    (5) 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渊祖李虎讳,往往把虎字改作“兽” 。如:兽口(虎口);兽吻(虎口);兽君(虎的别称)

    形容词

    (1) 比喻野蛮、残忍

    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2) 又如:兽心;兽欲;兽行(比喻极端野蛮残忍、丧失人性的行为)

    (3) 兽形的 。如:兽材(雕绘兽形的柱子);兽面(兽形的面具);兽侯(画有兽形的射靶);兽铠(饰有兽首之形的铠甲);兽舰(船体雕饰兽形的战舰);兽炉(兽形的香炉)

    英文翻译

    beast, animal; b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s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