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括

lóng kuò [ long kuo]
繁体 籠括
注音 ㄌㄨㄥˊ ㄎㄨㄛˋ

词语释义

犹囊括﹐包举。

词语解释

  1. 犹囊括,包举。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唐 徐彦 疏:“ 始皇 据 秦 藉灭 周 之资而殄六国, 项羽 因 胡亥 之虐而笼括天下,皆非受命之帝。”

引证解释

⒈ 犹囊括,包举。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唐徐彦疏:“始皇据秦藉灭周之资而殄六国, 项羽因胡亥之虐而笼括天下,皆非受命之帝。”

笼括的国语词典

囊括、席卷。

如:「秦始皇席卷四海,笼括天下之后,即了帝位。」

笼括的网络释义

笼括

  • 笼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lóng kuò,指囊括、包举。
  • 笼括造句

    南宫无奇阴阴一笑,似乎对萧云枫的表现很是满意,右手一摆,一股凝重无比的劲力有若实质般朝萧云枫门面压来,劲力笼括萧云枫周身部位,不给丝毫回避之地。
    这么一小块地方,就将包括墨石帝国在内的五大帝国领地,全部笼括了?没想到,整个天乾大陆,竟然这么大。
    感觉的笼括与整个艺术构思过程相始终,笼括感觉的任务最终是由“物化”过程或者说“物化”阶段来完成的。
    抚顺城的笼括清晰的展现出来,像是一张鸟看城市的水墨画。
    感觉的推移、感觉的衍化和感觉的笼括,形成了范围越来越广的递进关系。

    汉字详情

    lóng,lǒ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11
    五笔: TD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IKP
    四角: 88414

    详细解释

    lóng

    名词

    (1)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2)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桂枝为笼钩。

    (4)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5)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若脱笼之鹄。——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蟋蟀笼虚。——《聊斋志异·促织》

    (6) 又

    掇置笼中。

    笼归。(装在笼子里,带回家去。笼,名词用为动词,装在笼子里。)。又如:牢笼;木笼;笼驯(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笼阿(鸟笼中的一角);笼鸟槛猿(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

    (7) 罩箍 。如:笼灯(灯笼);笼冠(古代武官所戴的帽);笼裙(用丝绢制的裙)

    (8) 竹名 。如:笼竹

    (9) 羁绊牲畜的工具 。引申为驾驭、控制的意思。如:笼绊(受牵绊束缚);笼络(笼与络都是羁绊牲畜的工具)

    (10) 蒸饼 。如:笼饮(蒸饼的别名);笼饼(馒头的旧称)

    动词

    (1) 生火

    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红楼梦》

    (2) 在袖内藏东西

    笼盖四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3) 又如:笼馒头;笼袖(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4) 另见 lǒng

    lǒng

    名词

    盛衣物的箱笼 。如:笼仗(箱笼;行李);笼箧(竹箱。大的称笼,小的称箧)

    动词

    (1) 笼罩;遮掩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3) 包括;包罗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5) 缠绕;戴 。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6) 牵制。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7) 控制;垄断 。如:笼扎(犹束缚)

    (8) 点燃 。如:笼火(生火;点火)

    (9) 另见 lóng

    英文翻译

    cage; cage-like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lung5

    宋本广韵

    kuò,guā [kuo,gua]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TDG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HJR
    四角: 52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结,扎束)

    (2)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4) 引申为约束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5) 阻滞;闭塞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6) 包容,包括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7)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8) 搜求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9)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10) 征购 。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11) 征集 。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12) 汇集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13)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名词

    (1) 法

    (2) 箭的末端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英文翻译

    include, embrace, enclose

    方言集汇

    ◎ 粤语:k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t7 [梅县腔] gwat7 [沙头角腔] gat7 [客英字典] kwat7 [宝安腔] gat7 [东莞腔] gat7 [海陆丰腔] kw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ua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活入聲合口一等kuatkuɑ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