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巾

lóng jīn [ long jin]
繁体 籠巾
注音 ㄌㄨㄥˊ ㄐ一ㄣ

词语释义

即貂蝉冠。

词语解释

  1. 即貂蝉冠。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宰执百官皆服法服,其头冠各有品从。宰执亲王加貂蝉笼巾九梁,从官七梁,餘六梁至二梁有差。”《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参见“ 貂蝉冠 ”。

引证解释

⒈ 即貂蝉冠。参见“貂蝉冠”。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宰执百官皆服法服,其头冠各有品从。宰执亲王加貂蝉笼巾九梁,从官七梁,餘六梁至二梁有差。”
《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

笼巾的网络释义

笼巾

  • 拼音:lóng jīn
  • 注音:ㄌㄨㄙˊ ㄐㄧㄣ 
  • 宋代朝服冠饰之一种。《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帻。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
  • 汉字详情

    lóng,lǒ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11
    五笔: TD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IKP
    四角: 88414

    详细解释

    lóng

    名词

    (1)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2)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桂枝为笼钩。

    (4)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5)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若脱笼之鹄。——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蟋蟀笼虚。——《聊斋志异·促织》

    (6) 又

    掇置笼中。

    笼归。(装在笼子里,带回家去。笼,名词用为动词,装在笼子里。)。又如:牢笼;木笼;笼驯(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笼阿(鸟笼中的一角);笼鸟槛猿(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

    (7) 罩箍 。如:笼灯(灯笼);笼冠(古代武官所戴的帽);笼裙(用丝绢制的裙)

    (8) 竹名 。如:笼竹

    (9) 羁绊牲畜的工具 。引申为驾驭、控制的意思。如:笼绊(受牵绊束缚);笼络(笼与络都是羁绊牲畜的工具)

    (10) 蒸饼 。如:笼饮(蒸饼的别名);笼饼(馒头的旧称)

    动词

    (1) 生火

    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红楼梦》

    (2) 在袖内藏东西

    笼盖四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3) 又如:笼馒头;笼袖(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4) 另见 lǒng

    lǒng

    名词

    盛衣物的箱笼 。如:笼仗(箱笼;行李);笼箧(竹箱。大的称笼,小的称箧)

    动词

    (1) 笼罩;遮掩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3) 包括;包罗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5) 缠绕;戴 。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6) 牵制。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7) 控制;垄断 。如:笼扎(犹束缚)

    (8) 点燃 。如:笼火(生火;点火)

    (9) 另见 lóng

    英文翻译

    cage; cage-like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lung5

    宋本广韵

    jīn [jin]
    部首: 318
    笔画: 3
    五笔: MH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2) 同本义

    巾,佩巾也。——《说文》

    沐巾一。——《仪礼·士冠礼》

    盥卒授巾。——《礼记·内则》

    布巾环幅不凿。——《仪礼·士丧礼》

    静其巾幂。——《仪礼·特牲馈食礼》

    儿女共沾巾。——《战国策·魏策》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巾短情长。——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花巾;小丝巾;巾栉(梳洗用品,即手巾和梳子;梳洗打扮);巾帚(拭巾和扫帚);巾帨(毛巾)

    (4) 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

    巾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簌簌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领巾;围巾;巾带(古代有功之人的冠服,亦代指功名);巾车(有帷幕装饰的车子);巾衣(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服之以示敬礼);又指古代送葬时引柩所用的布

    巾待于阼阶下。——《仪礼》

    (6) 头巾

    愆礼巾,所以饰首。——《风俗通》

    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玉篇》

    羽扇纶巾。——苏轼《赤壁怀古》

    首戴方山巾。——李白《嘲鲁儒》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陆游《秋晚登城北门》

    (7) 又如:巾帻(头巾);巾冠(巾和冠);巾絮(头巾);巾囊(包裹,布袋);巾帽(头巾和帽子);巾卷(古代士族所用的头巾和书卷。引申为士族的代称)

    (8) 巾箱

    巾卷充街。——《文选·皇太子释奠会诗》

    (9) 又如:巾笈(存放巾帛、书卷的小箱子);巾笥(有巾帛覆盖的箱子);巾衍(放置头巾、书卷等物的小箱子);巾笥(即巾箱);巾箧(巾箱)

    动词

    (1) 包裹;覆盖

    巾,犹衣也。珠丛云:以衣被车谓之巾。——《周礼·巾车》注

    巾以文绣。(用绣巾盖着。)——《庄子》

    (2) 又如:巾幂(用来覆盖礼器的布帛。引申为“覆盖”)

    英文翻译

    kerchief; towel; turban;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梅县腔] gin1 [海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沙头角腔] gin1 [陆丰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宝安腔] gin1
    ◎ 潮州话:geng1(kurg) [揭阳]gêng1(keng) [潮阳]ging1(ki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銀眞B開平聲開口三等眞Bkin/kynk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