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笸籮
注音
ㄆㄛˇ ㄌㄨㄛ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笸箩
(1) 一种盛物的筐篮,通常用较细的柳条或篾片编成
英
引证解释
⒈ 以竹篾或柳条类枝干编成的一种盛器。其大小、方圆、深浅等形制因用途而各异。
引《红楼梦》第七一回:“捧上一升豆子来,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然后一个一个的拣在一个笸箩内。”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王大妈正坐在自己门前一个小板凳上,给二春缝着花布短褂,地上摆着一个针线笸箩。”
浩然《艳阳天》第一二八章:“一棵大杏树下边,两个青年妇女坐在一个大笸箩跟前,正在挑麦子里的小土块儿。”
笸箩的国语词典
用柳条或篾条编成用以盛东西的器具。
如:「店里的笸箩制作得挺别致的。」
笸箩的网络释义
笸箩
笸箩造句
李大娘从老式木箱上面去过烟笸箩放到炕沿上沉着脸道别提了,老乔家又开了赌,我家那个死老头子,从入冬来就不着家,见天往老乔家跑,这家都给他败扯光了。
花赛月缝完最后一针,收起笸箩,伸伸腰,左右看看,村里已经没有闲人。
定襄县赵村以编制质量上好的簸萁、笸箩而著名。
一段文章会和大保镖的文武双全说完,说相声的两位先生拿着笸箩在茶馆里四处收赏钱。
他挑着笸箩满世界乱转,收购破烂似的收购古玩,家里古玩堆积如山,国宝级古玩似乎随手可捡。
相将何以酬今日,倒尽尊前金笸箩。
为展示自己的手艺,老人当场拿出针线笸箩,捻线纫针,在一块布上缝。
笸箩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雅佳罗迦的目光满是欣慰与赞赏之色,显然雅佳罗迦的分析,让他很满意。
十字街口,红军战士在放粮,雪白雪白的面粉,晶莹剔透的大米,倒进一个个口袋里,一个个笸箩里。
德子吃的很快,如风卷残云一般,一大碗豆汁儿和余下两个焦圈儿便都已下肚,抹了把嘴,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铜板扔进条案一端的小笸箩里,张爷,走啦。
那歌女用笸箩讨过食客们的赏钱,又拿着曲牌撩起珠帘进了雅间,裣衽施礼说客官,请赏脸点个曲子吧。
去年有一次,他从塔虎城一个朋友处得到消息,说一位老人家有一面传世萨满铜鼓,做工极其精细,多年来一直被老人当作烟笸箩使用。
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婆婆拿了一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
另外还有一个做针线用的笸箩,里头盛着些怪模怪样的布片类。
店里的伙计每天都能看到穿着油渍麻花黄军装歪戴着帽子的护国军司务长老张来店里乘茶乘烟,他一来就赶紧给他搬凳子沏茶水,在把一笸箩旱烟沫子端到他面前。
燕王宫后宅,朱棣一身布衣,像个农夫般手持笸箩撒食喂鸭。
很多来哈尔滨参观访问的中外名人都去这两间小屋里体验过,他们对火炕、锅台、笸箩、烟袋锅等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物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不一会儿两个笸箩里就冒了尖儿了。
在路上的鲁诚给她写信说他们怎样突过平古铁路,怎样用农村的大笸箩渡过潮白河。
炕上,默默地看着魏森从圆笸箩中的“地苒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声。从竹,叵(
)声。笸箩)英文翻译
flat basket for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p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o1 [海陆丰腔] po3 bo1 [台湾四县腔] po3 bo1
◎ 潮州话:p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o1 [海陆丰腔] po3 bo1 [台湾四县腔] po3 bo1
◎ 潮州话:po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罗声。本义:竹制的盛器,多方底圆口)
(2) 同本义
箩,箕也。——《广雅·释器》
所以注斛,陈魏宋楚之间谓之箩。——《方言》五
(3) 又如:箩斗(即箩兜。箩筐);箩兜(箩筐);箩头(即箩筐);箩担(挑有箩筐的担子);箩筛(竹编的筛子)
(4) 箩筛 。一种专供筛粉状物质或过滤流质的器具,底部比筛子密,用绢或细铜丝等材料做成
(5) 量词
桐膏千箩,蜡千斤,茧丝千两。——清· 唐甄《潜书》
动词
用箩筛或滤 。如:箩面;箩柜(有脚装置的箩面柜子)
英文翻译
bamboo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lua5
◎ 潮州话:lo5 lu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