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蓑
注音
ㄌ一ˋ ㄙㄨㄛ
词语释义
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
词语解释
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粒》:“紈絝之子,以赭衣视笠蓑。”
引证解释
⒈ 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
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紈絝之子,以赭衣视笠蓑。”
笠蓑的网络释义
笠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立声。本义: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
(2) 同本义,也叫“斗笠”
笠,簦无柄也。——《说文》
簦谓之笠。——《广雅》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台笠缁撮。——《诗·小雅·都人士》
(3) 又如:笠子(箬笠);笠蓑(斗笠与蓑衣);笠毂(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笠檐(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
(4) 关家禽的笼子 。如:鸡笠;鸭笠
(5) 用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 。如:笠盖;笠覆
英文翻译
bamboo hat; bamboo cov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lap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p7 lep7 [海陆丰腔] lip7 lep7 lit7 [梅县腔] lip7 [沙头角腔] lip7 lap7 [宝安腔] lip7 [陆丰腔] lip7 [东莞腔] lip7 [台湾四县腔] lip7 lep7 lit7 [客语拼音字汇] lib5
◎ 潮州话:loih8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p7 lep7 [海陆丰腔] lip7 lep7 lit7 [梅县腔] lip7 [沙头角腔] lip7 lap7 [宝安腔] lip7 [陆丰腔] lip7 [东莞腔] lip7 [台湾四县腔] lip7 lep7 lit7 [客语拼音字汇] lib5
◎ 潮州话:lo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立 | 力入 | 來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lip | lĭĕp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艸,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被蓑以当铠鑐。——《管子·禁藏》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2) 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动词
用草覆盖;掩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英文翻译
rain coat made of straw, coir,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s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陆丰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梅县腔] so1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陆丰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梅县腔] so1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