笆篱
繁体
笆籬
注音
ㄅㄚ ㄌ一ˊ
词语释义
篱笆。见'笆篱子'。
词语解释
篱笆。
唐 王建 《长安县后庭看花》诗:“水冻横桥冰满池,新排石笋绕笆篱。” 唐 刘禹锡 《洛中逢韩中丞之吴兴口号》之五:“溪中士女出笆篱,溪上鸳鸯避画旗。” 清 唐孙华 《种树》诗:“抱瓮灌清泉,植援插笆篱。”
见“ 笆篱子 ”。
引证解释
⒈ 篱笆。
引唐王建《长安县后庭看花》诗:“水冻横桥冰满池,新排石笋绕笆篱。”
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中丞之吴兴口号》之五:“溪中士女出笆篱,溪上鸳鸯避画旗。”
清唐孙华《种树》诗:“抱瓮灌清泉,植援插笆篱。”
⒉ 见“笆篱子”。
笆篱的国语词典
用竹或木编成的障隔物。
笆篱造句
中午回来,几个首领都还未醒,赵端便把没醉翻的人都拉了出去,扛笆篱,钉木桩,将阿骨打许诺的那块荒地围了起来。
代表建筑是那装满坑蒙拐骗艺术品的笆篱炉孵宫,吉祥物是代表的高炉雄鸡;而意大利方面是曾出演黑客帝国二的摸你卡。
两人都蹲过笆篱子,出来后投奔了东皇。
中午回来,几个首领都还未醒,杨应麒便把没醉翻的人都拉了出去,扛笆篱,钉木桩,将阿骨打许诺的那片河滩围了起来。
谁想进笆篱子?轧路车碾了脑袋?珠穆朗玛峰上裸。
你要是不待见我们,那你干脆就打雷把我们劈死,让我们死个痛快,别等着蹲笆篱子的时候遭罪了!
椰风海韵是典型的热带海滨景观,景区内婀娜多姿的椰树在大海和阳光的映衬下、构成“笆篱凝霞”的自然奇观。
再说了,平时我也很少跟其他人来往,包括跟我差不多大的人,我也不跟他们在一起,原因我早就说了,他们都认为我有出息,将来肯定是蹲笆篱子的货。
没准早让我们蹲笆篱子啃窝窝头了。
说是和妈妈在一起现在在笆篱,让王浩过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巴声。本义:竹名。即棘竹)
(2) 一种长刺的竹子 。如:笆竹(即棘竹)
(3) 用竹片或树的枝条编织成的器物 。如:车笆;竹篾笆;笆笼(鱼篓);笆篓(即篓子)
(4) 用竹或荆条编成的障隔 。如:笆箔(篱笆);笆壁(篱笆墙);笆篱(篱笆)
英文翻译
bamboo f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1 ba3 [客英字典]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ba3 [梅县腔] ba1 [宝安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 潮州话:b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1 ba3 [客英字典]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ba3 [梅县腔] ba1 [宝安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巴 | 伯加 | 幫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pra/pea | p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2)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潜《饮酒》
庭中始为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樊篱(篱笆);篱子(即篱笆);篱花(篱菊。篱下的菊花);篱门(竹篱的门);篱陌(篱边和田头);篱垣(用竹篱做成的墙垣);篱根(竹篱近地处)
(4) 笊(
)篱 ,用竹蔑、柳条、铁丝编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汤里捞东西英文翻译
bamboo or wooden fence; hedg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4
◎ 潮州话:li5 loi7
◎ 潮州话:li5 lo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