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耨

dǔ nòu [ du nou]
繁体 篤耨
注音 ㄉㄨˇ ㄋㄡˋ

词语释义

亦作'笃'。亦作'笃傉'。亦作'笃禄'。 香木名。树如杉桧﹐羽状复叶﹐夏日开小花﹐圆锥花序﹐切破其茎﹐则树脂流出﹐香气浓郁﹐名笃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药用。

词语解释

  1. 亦作“ 篤傉 ”。亦作“篤禄”。香木名。树如杉桧,羽状复叶,夏日开小花,圆锥花序,切破其茎,则树脂流出,香气浓郁,名笃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药用。

    宋 王洋 《李尹叔知丞借华严于仙山次韵》:“窗明篤耨朝烟细,榻静籧篨午梦残。” 宋 陆游 《书枕屏》诗:“西域兜罗被,南番篤耨香。” 宋 无名氏 《百宝总珍集·笃傉》:“篤傉大者如手掌,色似鹅脂分外香,黑者价低不甚好,碎者只宜合底安。篤傉, 泉 广 路客贩到,如白胶香相类,如黑篤傉,多是合香使用,此香氤氲不散。”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上:“近岁除直祕阁者尤多,两 浙 市舶 张苑 进篤禄香得之,时号篤禄学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篤傉”。亦作“篤禄”。香木名。树如杉桧,羽状复叶,夏日开小花,圆锥花序,切破其茎,则树脂流出,香气浓郁,名笃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药用。

宋王洋《李尹叔知丞借华严于仙山次韵》:“窗明篤耨朝烟细,榻静籧篨午梦残。”
宋陆游《书枕屏》诗:“西域兜罗被,南番篤耨香。”
宋无名氏《百宝总珍集·笃傉》:“篤傉大者如手掌,色似鹅脂分外香,黑者价低不甚好,碎者只宜合底安。篤傉, 泉广路客贩到,如白胶香相类,如黑篤傉,多是合香使用,此香氤氲不散。”
宋方勺《泊宅编》卷上:“近岁除直祕阁者尤多,两浙市舶张苑进篤禄香得之,时号篤禄学士。”

笃耨的网络释义

笃耨

  • 笃耨,拼音dǔ nòu,是指亦作“ 笃傉 ”。出自 《李尹叔知丞借华严于仙山次韵》。
  • 汉字详情

    [du]
    部首: 624
    笔画: 9
    五笔: TCF
    五行: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NVM
    四角: 88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

    (2) 同本义

    笃,马行顿迟也。——《说文》

    笃癃无家属。——《后汉书·先武纪》。注引《尔雅》曰:“笃,困也。”

    (3) 又如:笃么(笃笃末末,笃笃寞寞。转来转去,徘徊不前)

    (4) 忠实,不虚伪

    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笃公刘。——《诗·大雅·公刘》

    尧九男,皆益笃。——《史记·五帝纪》

    (5) 又如:笃人(忠实厚道的人);笃仁(笃实而仁厚);笃亮(笃实亮直);笃美(笃实美善);笃敏(诚笃而敏锐);笃教(竭诚于教化);笃烈(诚厚刚正)

    (6) 沉重

    孙权病笃。——《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笃速速(笃簌簌。发抖、哆嗦的样子);笃疾(疾病沉危);笃剧(指病情沉重危急);笃癃(重或残疾之人);笃患(严重的病患);笃灾(严重的灾害)

    (8) 厚

    笃,厚也。——《尔雅·释诂》

    硕大且笃。——《诗·唐风·椒聊》

    予嘉乃德,日笃不忘。——《书·微子之命》

    (9) 专一 。如:笃慎(专心谨慎);笃向(专诚向往);笃重(专一深重);笃习(专一于学习);笃意(专心致意)

    (10) 切实;确凿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论语·先进》

    (11) 又如:笃论(确当的言论);笃见(确切的见解)

    (12) 丰厚 。如:笃生(上天独厚于其人,使生而不同于凡常);笃降(笃生);笃顾(犹厚念);笃雅(厚重典雅);笃睦(淳厚和睦)

    (13) 〈方〉∶安稳;确定 。如:笃悠悠;笃笃定定

    (14) 深厚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5) 又如:笃好(交情深厚);笃正(纯厚正直);笃古(纯厚古朴;好古);笃至(深厚到了极点);笃尚(纯厚高尚);笃恭(纯厚恭敬)

    ——象声词。如:笃笃(象声词,马蹄声);笃笃笃(和尚念经时的木鱼敲击声);笃速(马蹄声)

    副词

    甚;深 。如:笃好斯文;笃念旧思;笃老(极衰老);笃恨(十分憎恨);笃重(十分严重);笃孝(十分孝顺);笃好(十分爱好);笃切(十分殷切);笃深(十分深厚);笃密(十分亲密,感情深厚)

    英文翻译

    deep, true, sincere, genuine

    方言集汇

    ◎ 粤语:duk1

    宋本广韵

    nòu [nou]
    部首: 601
    笔画: 16
    五笔: DI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DMVI
    四角: 5194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耒,从辱。耒,翻土的工具。字本作“辱”,从辰,从寸。“辰”表示蜃的贝壳,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辱”借为“耻辱”字,遂产生“耨”字。本义:锄草,耕作)

    (2) 同本义

    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以:由于。)——《吕氏春秋》

    (3) 又如:耨耕(泛指农活)

    (4) 骂

    早忘了咒,不记得低低耨。——《翠裙腰·闺怨》

    (5) 呻吟

    一个姿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西厢记》

    名词

    (1) 钩儿锄,一种锄草的农具

    释其锄耨而下泪。——贾谊《旱云赋》

    (2) 〈方〉∶元明戏剧中常见,状男女狎昵之态

    有耨处散诞松宽着耨,有偷处宽行大步偷,何须把一家苦苦死淹留?——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hoe, rake; weed

    方言集汇

    ◎ 粤语:n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eu3 [客英字典] ngieu3 [海陆丰腔] ngieu3 [梅县腔] neu5 [客语拼音字汇] neu4 yug6 [宝安腔] ngiu3
    ◎ 潮州话:n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豆去聲開口一等nuh/nown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