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敦行

dǔ xué dūn xíng [du xue dun xing]

词语释义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汉字详情

[du]
部首: 624
笔画: 9
五笔: TCF
五行: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NVM
四角: 88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

(2) 同本义

笃,马行顿迟也。——《说文》

笃癃无家属。——《后汉书·先武纪》。注引《尔雅》曰:“笃,困也。”

(3) 又如:笃么(笃笃末末,笃笃寞寞。转来转去,徘徊不前)

(4) 忠实,不虚伪

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笃公刘。——《诗·大雅·公刘》

尧九男,皆益笃。——《史记·五帝纪》

(5) 又如:笃人(忠实厚道的人);笃仁(笃实而仁厚);笃亮(笃实亮直);笃美(笃实美善);笃敏(诚笃而敏锐);笃教(竭诚于教化);笃烈(诚厚刚正)

(6) 沉重

孙权病笃。——《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笃速速(笃簌簌。发抖、哆嗦的样子);笃疾(疾病沉危);笃剧(指病情沉重危急);笃癃(重或残疾之人);笃患(严重的病患);笃灾(严重的灾害)

(8) 厚

笃,厚也。——《尔雅·释诂》

硕大且笃。——《诗·唐风·椒聊》

予嘉乃德,日笃不忘。——《书·微子之命》

(9) 专一 。如:笃慎(专心谨慎);笃向(专诚向往);笃重(专一深重);笃习(专一于学习);笃意(专心致意)

(10) 切实;确凿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论语·先进》

(11) 又如:笃论(确当的言论);笃见(确切的见解)

(12) 丰厚 。如:笃生(上天独厚于其人,使生而不同于凡常);笃降(笃生);笃顾(犹厚念);笃雅(厚重典雅);笃睦(淳厚和睦)

(13) 〈方〉∶安稳;确定 。如:笃悠悠;笃笃定定

(14) 深厚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5) 又如:笃好(交情深厚);笃正(纯厚正直);笃古(纯厚古朴;好古);笃至(深厚到了极点);笃尚(纯厚高尚);笃恭(纯厚恭敬)

——象声词。如:笃笃(象声词,马蹄声);笃笃笃(和尚念经时的木鱼敲击声);笃速(马蹄声)

副词

甚;深 。如:笃好斯文;笃念旧思;笃老(极衰老);笃恨(十分憎恨);笃重(十分严重);笃孝(十分孝顺);笃好(十分爱好);笃切(十分殷切);笃深(十分深厚);笃密(十分亲密,感情深厚)

英文翻译

deep, true, sincere, genuine

方言集汇

◎ 粤语:duk1

宋本广韵

xué [xue]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I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ND
四角: 9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名词

(1) 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英文翻译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hok6

宋本广韵

dūn,duì [dun,dui]
部首: 425
笔画: 12
五笔: YB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DOK
四角: 08440

详细解释

duì

名词

(1) 古代食器 。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

有虞氏之两敦。——《礼记·明堂位》

(2) 另见 dūn

dūn

形容词

(1)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

(2) 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说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使受之。——《诗·行苇·序》郑笺

尽力莫如敦笃。——《左传·成公十三年》

敦祗恭厚。——《韩非子·难言》

乐者敦和。——《礼记·乐记》

乃夫敦乐而无忧。——《礼记·乐记》

敦外亲。——《汉书·鲍宣传》

(3)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巩固);敦笃(敦厚笃实);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笃实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

(4) 厚实

使虞敦匠。——《孟子·公孙丑下》。注:“敦匠,厚作棺也。”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尔雅·释丘》

(5) 又如:敦实的身材;敦丘(一层的小山丘);敦崇(结实高大);敦然(粗厚结实);敦密(厚实密致);敦敦实实(身体壮实)

(6) 勤勉,专心且刻苦地完成任务

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荀子·荣辱》

(7) 又如:敦习(敦学。勤勉学习);敦敦(孜孜不息);敦比(孜孜不息地工作)

(8) 友谊深厚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9) 又如:敦故(敦旧。亲厚故旧);敦序(亲睦和顺);敦伦(夫妻间的性生活)

(10) 丰富,丰厚

敦厐纯固于是乎成。——《国语·周语上》

民生敦厐。——《左传·成公十六年》

(11) 又如:敦物(丰富的物产);敦庞(丰厚富足;同“敦厐”)

动词

(1) 督促;管理

使虞敦匠事。——《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敦逼(催促逼迫);敦率(遵守,恪守);敦比(治理;办理);敦世厉俗(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

(3) 劝导并勉励

敦众神使式道兮。——《汉书·扬雄传》

(4) 又如:敦晓(劝勉开导);敦诱(劝勉诱导);敦教(勉励教诲)

(5) 注重 。如:敦教(注重礼教);敦友(重视友情)

(6) 推崇,崇尚 。如:敦乐(崇尚音乐);敦奖(推崇褒扬);敦礼(尊崇礼教);敦本务实(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7) 另见 duì

英文翻译

esteem; honest, candid, sincere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1 deoi6 deo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un1 [宝安腔] dun1 [客英字典] dun1 [东莞腔] dun1 [梅县腔] dun1 [台湾四县腔] dun1 doi5 [陆丰腔] dun1 [海陆丰腔] dun1 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回平聲合口一等tuai/tuoituɒi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