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原委;根由。
《楚辞·九章·惜往日》“弗参验以考实兮” 汉 王逸 注:“不审穷覈其端原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出观美俗,尤多《汉广》之高;入奉慈颜,不悯《汝坟》之瘁。兹为窃冒,厥有端原。”
依旧。
引证解释
⒈ 原委;根由。
引《楚辞·九章·惜往日》“弗参验以考实兮” 汉王逸注:“不审穷覈其端原也。”
宋曾巩《襄州到任表》:“出观美俗,尤多《汉广》之高;入奉慈颜,不悯《汝坟》之瘁。兹为窃冒,厥有端原。”
⒉ 依旧。
端原的网络释义
端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立,耑(
)声。本义:站得直)(2) 同本义
端,直也。——《说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广雅·释诂一》
以端其位。——《礼记·祭义》
端行颐霤如矢。——《礼记·王藻》
振书端书于君前。——《礼记·曲礼》
(3) 又如:端行(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伟(笔直壮大);端端(端正;不倾斜);端身(摆正身体)
(4) 端正。引申为正直
水至平,端不倾。——《荀子·成相》
选天下之端士。——汉· 贾谊《治安策》
(5)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儿的);端一(端庄娴静);端士(端人;正直的人);正派;端楷(字写得工整);端悫(端正笃实。悫:诚笃)
名词
(1) 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东坡右手执卷端。—— 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两端,末端;笔端;尖端;大端(重要方面);极端;顶端;扁担的两端
(3) 首;顶端
常视松端日,每稽潭上烟。——宋· 梅尧臣《昭亭别施度支》
(4) 开头 。如:发端;开端
(5) 征兆 。如:端兆(端倪;迹象)
(6) 头绪
多端寡要(要领),好谋无决。——《三国志·郭嘉传》
(7) 又如:端序(头绪;条理)
(8) 边际 。如:端涯(边际)
(9) 思绪;心绪 。如:端忧(闲愁;深忧)
(10) 事由;原委
祸集非无端。——西晋· 陆机《君子行》
(11) 又如:端原(原委;根由);端本澄源(犹言正本清源);争端;衅端
(12) 借口 。为了掩盖真正意图或情况而声称的目的、动机或装出来的外表。如:借端;无端闹事
(13) 项目;种类 。如:举其一端;变化多端
(14) 周代礼服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古代礼帽),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其齐服,有玄端素端。——《周礼》
(15) 又如:端衣(古代一种礼服。多用于丧祭场合);端衰(古丧服上衣);端冕(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和贵族的礼服)
(16) 办法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动词
(1) 详审 。如:端箭(射箭前,以一眼瞄准目标)
(2) 手平举拿物 。如:端饭上菜;端茶送出(官员会客时,不愿地位低于自己的来客久坐,谈话告一段落,端茶略饮,仆人就高喊“送客”,来客就立刻告辞);端简(正笏。谓两手平举捧着手板);端盒(托盘,多木制);端菜;端碗;端盆倒水
(3) 流露 。如:有什么想法都端出来
副词
(1) 确实;果真 。如:端端的的(清楚,真实);端切(确实;详细)
(2) 究竟;到底
这话原不须提了,总来该是夫妻,颠来倒去,自然凑着,不该是夫妻,便说合了,端只要分张。——《醉醒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on1 [客英字典] don1 [沙头角腔] don1 [梅县腔] don1 [台湾四县腔] don1 [客语拼音字汇] don1 [陆丰腔] don1 [东莞腔] don1 [宝安腔] d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端 | 多官 | 端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tuɑn | tua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
),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2)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4) 起源;根本;根由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衣食之原。
(6) 又
原大则饶。
(7)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8) 原野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形容词
(1) 原来
原不过此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3) 本来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4)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5) 最初的 。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6) 未加工的 。如:原油;原粮
动词
(1) 推究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 宋· 欧阳修《伶官传》
(2) 又如: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3) 宽恕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4)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5) 赦免 。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东莞腔] ngen2 [沙头角腔] n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元 | 愚袁 | 疑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ŋĭwɐn | ngyan/ngv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