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殛

cuàn jí [ cuan ji]
繁体 竄殛
注音 ㄘㄨㄢˋ ㄐ一ˊ

词语释义

流放和杀戮。

词语解释

  1. 流放和杀戮。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 唐 虞 之盛,象天用刑,窜殛放流,天下乃服。”《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地列要荒,人多窜殛,尤加委任,冀絶姦讹。” 宋 陆游 《晓叹》诗:“少年论兵实狂妄,諫官劾奏当窜殛。”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 尧 仁极矣,而后 舜 可用其窜殛。”

引证解释

⒈ 流放和杀戮。

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唐虞之盛,象天用刑,窜殛放流,天下乃服。”
《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地列要荒,人多窜殛,尤加委任,冀絶姦讹。”
宋陆游《晓叹》诗:“少年论兵实狂妄,諫官劾奏当窜殛。”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易》:“尧仁极矣,而后舜可用其窜殛。”

窜殛的网络释义

窜殛

  • 窜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uàn jí,是指流放和杀戮。
  • 汉字详情

    cuàn [cuan]
    部首: 523
    笔画: 12
    五笔: PWKH
    五行:
    仓颉: JCLL
    四角: 305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2) 同本义 。如:窜迹(遁迹;隐迹);窜身(藏身)

    (3) 奔逃

    (4) 又如:逃窜(逃跑流窜);窜亡(逃亡;逃跑);窜走(逃跑;潜逃。奔走;乱跑)

    (5) 放逐 。如:窜投(放逐);窜死(贬逐而死);窜官(流放的官员)

    (6) 删改 。如:窜句(改易文字);窜削(犹删改);窜易(改动);窜附(改动和增益);窜益(改动和增益);窜寄(更改并混入)

    (7) 羼杂;混入 。如:窜言(参与议论);窜杂(搀杂;混杂)

    (8) 骚扰 。如:窜挠(犹“骚扰”)

    (9) 跳;往上冲 。如:窜动(激烈地跳动)

    (10) 怂恿 。如:窜掇(劝诱;怂恿);窜谋(暗中谋划)

    英文翻译

    run away; revise, edit; expel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3

    宋本广韵

    [ji]
    部首: 406
    笔画: 12
    五笔: GQBG
    五行:
    仓颉: MNMEM
    四角: 172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歹,亟声。从“歹”( è),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诛,杀死)

    (2) 同本义

    殛,诛也。——《说文》

    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汤誓》

    乃殛鲧于 羽山。——《史记·夏本纪》

    愿丞相思舜帝殛 鲧用 禹之义。——《三国演义》

    (3) 又如:雷殛

    (4) 惩罚

    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书·康诰》

    (5) 又如:殛罚(惩罚)

    (6) 流放,放逐。通“极”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

    英文翻译

    to put to death to imprison for life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t7 [客英字典]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宝安腔] g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紀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kəukik/ki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