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急步。
《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王逸 注:“窘,急也……欲涉邪径,急疾为治。”《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 刘良 注:“急步追之,常恐先迷失其正道也。”
步履艰难。
三国 魏 曹丕 《陌上桑》诗:“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金 元好问 《论诗》诗:“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復见前贤。”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彭博通》:“ 元 时 攸县 张子云 者,身长八九尺,为人担米,肩各一石,首戴五斗,而行无窘步。” 清 戴名世 《游烂柯山记》:“从亭侧攀萝缘磴而上,皆窄径,窘步至其巔,正与亭相对。”
引证解释
⒈ 急步。
引《楚辞·离骚》:“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王逸注:“窘,急也……欲涉邪径,急疾为治。”
《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
刘良注:“急步追之,常恐先迷失其正道也。”
⒉ 步履艰难。
引三国魏曹丕《陌上桑》诗:“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金元好问《论诗》诗:“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復见前贤。”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鸷忍·彭博通》:“元时攸县张子云者,身长八九尺,为人担米,肩各一石,首戴五斗,而行无窘步。”
清戴名世《游烂柯山记》:“从亭侧攀萝缘磴而上,皆窄径,窘步至其巔,正与亭相对。”
窘步的国语词典
因急于达到目的,反而困窘难行。
窘步的网络释义
窘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君声。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
(2) 同本义
窘,迫也。——《说文》
又窘阴雨。——《诗·小雅·正月》。传:“困也。”
夫唯捷径以窘步。——《离骚》
窘若囚拘。——贾谊《服鸟赋》
窘于饥寒。——《列子·黄帝》
贼窘自归。——《汉书·郭解传》
穷窘之来,所由有渐。——《齐民要术·序》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窘极(极端窘迫);窘冗(困迫繁忙);窘辱(窘迫凌辱);窘涩(窘迫;为难);窘穷(窘迫穷困);窘敝(窘迫疲敝);窘暴(穷困);窘乏(困穷贫乏);窘匮(贫乏,缺乏);窘绝(艰困;穷尽)
(4) 急的
窘,急也。——《广雅》
(5) 又如:窘步(急步);窘惶(窘惧。急迫惶恐)
(6) 尴尬;难为情 。如:窘境;窘态
动词
(1) 使为难,迫使对方陷入困境
项籍使将兵,数窘 汉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窘怖(为难恐惧);窘定(窘住。窘迫、为难起来)
(3) 要;切要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素问》
(4) 拘禁;局限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唐· 白居易《赎鸡》
(5) 又如:窘束(约束;拘谨);窘默(拘谨缄默);窘然(拘束貌);窘涩(局促,不流畅)
副词
屡;仍
安辩而邪,赐顽以荒,敢行称乱,窘出荐亡。——《汉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n3 kiun2 [东莞腔] kun2 [海陆丰腔] kiun3 kiun2 [客英字典] kiun3 kiun2 k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宝安腔] kiun3 [梅县腔] kiun2 kiu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窘 | 渠殞 | 羣 | 眞B合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眞B | 臻 | gynx/gwyyn | gʰĭwĕ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2)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4) 以脚步测量远近 。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5) 按照,跟着;跟随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浣溪沙》
(6)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7) 踏 。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8) 推算;测算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9)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名词
(1) 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3)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5)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6) 步兵(诸兵种之一)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7)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8) 时运,命运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9)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10) 埠 ,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11) 姓
量词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沙头角腔] pu5 [东莞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客英字典] pu5 [台湾四县腔] pu5 [客语拼音字汇] pu4 [宝安腔] pu3 [陆丰腔] p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捕 | 薄故 | 並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bʰu | boh/b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