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构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暗中构陷。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郄至》:“遭 晋厉 之淫暴,谗嬖窃构以利其室,卒及於祸。”
引证解释
⒈ 暗中构陷。
引唐柳宗元《非国语上·郄至》:“遭晋厉之淫暴,谗嬖窃构以利其室,卒及於祸。”
窃构的网络释义
窃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2) 同本义
窃,盗自穴中出曰窃。——《说文》
敝舆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凡窃木者有刑罚。——《周礼·山虞》
小臣窃。——《礼记·礼运》
相窃妻妾。——《诗·桑中序》
乃攘窃神祗之牺牲牲用。——《书·微子》
奸臣窃命。——陆机《辩亡论上》
(3) 又如:窃窥(偷看);失窃(财物被人偷走);偷窃(盗窃。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取得);窃宝;窃铁(偷取斧钺);窃药(偷药);窃食(偷吃)
(4) 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
虽赏之不窃,其窃位者与。——《论语·卫灵公》
窃比于我老彭。
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5) 又如:窃誉(窃取声名);窃政(窃取政权);窃食(窃取俸禄);窃柄(窃夺权柄);剽窃(抄袭窃取)
(6) 侵害;危害 。如:窃肆(侵犯骚扰,横行无忌);窃犯(侵犯);窃攘(侵犯)
代词
(1) 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
窃爱怜之。——《触詟说赵太后》
(2) 又如:窃以为
副词
(1) 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
窃自恕。——《战国策·赵策》
窃爱怜之。
窃以为媪。
窃以为与君实游。——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又如:窃念(私下想念。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窃惟(私下思惟);窃比(谦词。私自比拟);窃言(私下谈论);窃庇(私下包庇);窃窃(暗中;偷偷地);窃议(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3) 偷偷地
窃骂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名词
(1) 盗贼
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三国演义》
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庄子》。成玄英疏:“窃,贼也。”
(2) 又如:窃乞(盗贼和乞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
)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2) 同本义
冓,交积材也。——《说文》
构,盖也。——《说文》
(3) 字亦作“搆”
大搆驾,兴宫室。——《淮南子·本经》
筑土构木。——《淮南子·泛论》
观其结构。——《鲁灵光殿赋》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构木(架木造物);构天(构造天地);构巢(构木为巢);构厦(营造大厦);构第(营造宅第)
(5) 构成,造成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楚尝与 秦构难,战于 汉中。——《史记·张仪列传》
(6) 又如:构难(结成怨仇);构怨(结怨);构愁(结怨,结仇)
(7) 招致,引起
相(视)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诗·小雅·四月》
吾闻秦楚构兵。——《孟子·告子》
(8) 又如:构乱(叛乱);构战(交战);构兵(交兵;交战);构祸(造成祸乱)
(9) 诬陷,陷害
宣姜与公子 朔构 急子。——《左传·桓公十六年》
(10) 又如:构害(谋害,陷害);构抉(搜寻捏造);构死(诬陷而死)
(11) 挑拨离间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2) 又如:构结(勾结串通);构扇(挑衅扇动);构间(挑拨离间);构合(从中挑拨,使彼此结成嫌隙)
(13) 连结,交合
秦楚之构而不离。——《战国策·秦策》
(14) 又如:构结(勾结);构精(男女交合);构云(连接云天);构致(聚集招致)
(15) 通“遘”。遭遇
我日构祸,曷云能谷?——《诗·小雅·四月》
(16) 通“购”。悬赏,收买
其次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构之。——《墨子·号令》
(17) 又如:构赏(收买悬赏)
(18) 通“讲”(
)(19) 解释
是非辐凑,上不与构。——《韩非子·扬权》
(20) 和解
已乃知文侯以构于己,乃皆朝 魏。——《韩非子·说林下》
名词
(1) 房屋,屋宇,供人居住的木、砖瓦构筑物
近因顶有新构,遂称此为寺云。——《徐霞客游記》
(2) 业绩
顾临兆民,永怀先构。——《南齐书》
(3) 文艺作品 。如:佳构
(4) 通“篝”(
)。篝火夜于丛祠中构火。——《前汉纪.高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