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密

chóu mì [ chou mi]
注音 ㄔㄡˊ ㄇ一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稠密 chóumì

(1) 亲切,密切

往来稠密
intimate

(2) 又多又密

dense

词语解释

  1. 多而密。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今莽草 蜀 道、 襄 、 汉 、 浙 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欒可爱。” 明 沉璟 《义侠记·奇功》:“山林稠密,伏精兵料想 高唐 去。”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忘了这儿是枪弹稠密的阵地。”

引证解释

⒈ 多而密。

宋沉括《梦溪笔谈·药议》:“今莽草蜀道、 襄、汉、浙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欒可爱。”
明沉璟《义侠记·奇功》:“山林稠密,伏精兵料想高唐去。”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忘了这儿是枪弹稠密的阵地。”

稠密的国语词典

多而密。

稠密的网络释义

稠密

  • 稠密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óu mì,指数量多,密度大。与“稀疏”相对:人口稠密。《梦溪笔谈·药议》等均有记载。
  • 稠密的翻译

    英语: dense
    法语: dense

    稠密造句

    长江三角洲一带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那个地方虽然很小,但是人烟稠密。
    都市中的房屋鳞次栉比,人烟稠密,在环境方面,当然比不上乡村农舍的好。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山坡上,到处生长着稠密的翠竹。
    我国沿海地区人烟稠密,青藏高原人烟稀少。
    越往前走,树木越发稠密。
    这里是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人口稠密。
    这里已成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这里人烟稠密,我们要特别注意卫生及防火的事。
    凡是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地方,都人烟稠密。
    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是一匹挂在空中的绿布。
    大团圆的终局,忠孝节义的观点,怪力乱神以及迷信的故事,都是农人兴味稠密的题材。
    一个由白炽的氦形成的稠密的核外面包围着一层炽热熔化的氢薄壳。
    这两个人在岛上跑了三天,所到之处人烟稠密,屋宇毗连。
    用于压头箱流体控制的造纸厂原料的稠密流体节流,等等。
    喷嘴是按预定角度产生稠密水雾来设计的。

    汉字详情

    chóu [chou]
    部首: 505
    笔画: 13
    五笔: TMF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BGR
    四角: 279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周声。本义:禾多而密)

    (2) 多

    稠,多也。——《说文》。按,禾多也。

    歌者稠。——《礼记·文王世子》注

    书策稠浊。——《战国策·秦策》。注:“多也。”

    稠人广众。——《汉书·灌夫传》

    忆往者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又如:稠人(众人);稠人广坐(很多人聚会的场所);稠伙(犹稠众);稠众(众多)

    (4) 繁密

    稠,密也。——《玉篇》

    (5) 亦作“绸”

    绸直如发。——《诗·小雅·都人》。传:“密直如发也。”

    (6) 又如:稠云(密集的云);稠掩掩(密集而隐约无光);稠林(密林)

    (7) 浓厚,与“稀”相对 。如:粥很稠;稠紧紧(浓厚貌);稠粘(浓厚而粘糊);稠浊(混浊)

    英文翻译

    dense, crowded, packed; soupy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2 zu1 [客英字典] chiu2 [海陆丰腔] chiu2 zhiu1 [宝安腔] cu2 ciu2 [梅县腔] chu2 chiu2 [客语拼音字汇] cu2 [东莞腔] c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由平聲開口三等driu/diouɖʰĭəu
    [m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NT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PHU
    四角: 3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词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英文翻译

    dense, thick, close; intim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1 mid6 [东莞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台湾四县腔] mit8 mi1 me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海陆丰腔] mit8 mi1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美畢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mit/mytmĭĕt

    稠密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