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试

chéng shì [ cheng shi]
繁体 程試
注音 ㄔㄥˊ ㄕˋ

词语释义

1.按规定的程式考试。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 2.程试之文卷。

词语解释

  1. 按规定的程式考试。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博选良才,旌简髦俊,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其间有强壮者,稍加劝募,给之弓弩,教以习射,时命程试,利以赏激。”《金史·选举志一》:“ 贞元 元年,定贡举程试条理格法。”

  2. 程试之文卷。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郭侍郎 尝寳惜法书一卷,每随身携往。初应举,就杂文试,写毕夜色犹早,以纸缄裹置於篋中。及纳试而误纳所寳书帖。却归铺,於烛笼下取书帖观览,则程试宛在篋中。遽惊嗟,计无所出。来往於棘围门外,见一老吏,询其事,具以实告,吏曰:某能换之……逡巡賫程试入,而易书帖出。”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教授 孙勰 亦 赣 人,异时读诸生程试,意不满,輒曰:‘吾 江西 人属文不尔。’诸生初未諭,及是,持公所试文,矜语诸生曰:‘吾 江西 人之文也。’乃皆大服。”

引证解释

⒈ 按规定的程式考试。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

三国吴韦昭《博弈论》:“博选良才,旌简髦俊,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
宋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其间有强壮者,稍加劝募,给之弓弩,教以习射,时命程试,利以赏激。”
《金史·选举志一》:“贞元元年,定贡举程试条理格法。”

⒉ 程试之文卷。

唐李绰《尚书故实》:“郭侍郎尝寳惜法书一卷,每随身携往。初应举,就杂文试,写毕夜色犹早,以纸缄裹置於篋中。及纳试而误纳所寳书帖。却归铺,於烛笼下取书帖观览,则程试宛在篋中。遽惊嗟,计无所出。来往於棘围门外,见一老吏,询其事,具以实告,吏曰:某能换之……逡巡賫程试入,而易书帖出。”
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教授孙勰亦赣人,异时读诸生程试,意不满,輒曰:‘吾江西人属文不尔。’诸生初未諭,及是,持公所试文,矜语诸生曰:‘吾江西人之文也。’乃皆大服。”

程试的网络释义

程试

  • 程试,汉语词汇。
  • 拼音:chénɡ shì
  • 释义:1、按规定的程式考试。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2.程试之文卷。
  • 汉字详情

    chéng [cheng]
    部首: 505
    笔画: 12
    五笔: TK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RHG
    四角: 26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2) 度量衡的总称

    按度程。——《礼记·月令》

    程者,物之准也。——《荀子·致仕》

    (3) 法式;章程,规格

    张苍定章程。——《汉书·高帝纪》

    (4) 又如:章程(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程考(按科举常规考试);程品(法式;规范);程法(程式;法则)

    (5) 典范;法度

    匪先民是程。——《诗·小雅》

    后世以为法程。——《吕氏春秋·慎行》

    (6) 又如:程律(法律);程墨(作为范本阅读的八股文选集)

    (7) 限度;期限;定额

    明宵有程。——《魏都赋》

    (8) 又如:程额(定额;定限);程期(期限);程限(达到的期限)

    (9) 指以驿站邮亭或其他停顿止宿地点为起讫的一段路 。如:程顿(路程距离及途中可供食宿休止的地方);程头(站头。路程中休止处);程歇(谓行程中的食宿休止)

    (10) 路程;行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11) 又如:全程(全部路程);程老(谓在路途中死亡)

    (12) 学习、办事的进展安排 。如:日程,课程,进程

    (13) 指一段时间 。如: 一程子;这程子;前些程子

    (14) 步骤;过程 。如: 流程; 疗程;历程

    动词

    衡量;品评 。如:计日程功;程才(衡量考较才能);程量(衡量)

    英文翻译

    journey, trip; schedule, agenda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ng2 ch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chang2 [陆丰腔] chin3 [东莞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ang2 tsiin2 [宝安腔] cin2 | cang2 [海陆丰腔] chang2 chin2 [客语拼音字汇] cang2 c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貞清開平聲開口三等ɖʰĭɛŋdrieng/dieng
    shì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A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IPM
    四角: 33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3) 又如:试兵(用兵)

    (4)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6) 初次使用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试酌(初饮)

    (8) 试验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0) 考查;考试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2) 试探;刺探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副词

    相当于“姑且”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英文翻译

    test, try, experi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3
    ◎ 潮州话:c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