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壤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脏土;恶土。
唐 皮日休 《心箴》:“君为秽壤,臣为贼尘。”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其土则秽壤,其人则羶种,其心则兽心,其俗则毳俗。”
引证解释
⒈ 脏土;恶土。
引唐皮日休《心箴》:“君为秽壤,臣为贼尘。”
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其土则秽壤,其人则羶种,其心则兽心,其俗则毳俗。”
秽壤的网络释义
秽壤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岁声。本义:荒废;长满野草)
(2) 同本义
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说文》
涂薉则塞。——《荀子·王霸》
国之薉孽也。——《荀子·大略》
粤地涂泥多草薉。——《考工记·总目》注
并稻潜秽。——《文选·班固·西都》
民贫,则田瘠以秽。——《荀子·富国》
(3) 又如:秽草(杂草,恶草);秽荒(荒芜;杂草丛生);秽莽(杂草;恶草)
(4) 弄脏,弄污
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汉· 蔡邕《女诫》
形容词
(1) 杂乱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柳宗元《永州八记》
(2) 又如:秽累(文字杂乱累赘);秽谈(秽杂的谈论);秽杂(杂乱;污浊而杂乱;秽亵)
(3) 肮脏;污浊
秽,不净也。——《玉篇》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文选·班固·东都赋》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4) 又如:秽垢(污浊);秽物(肮脏的东西);秽言(肮 脏下流的话);秽慝(污浊,邪恶)
(5) 邪恶;丑陋 。如:秽德彰闻(丑恶的品德昭彰天下);秽志(志操卑下);秽俗(不良的风气);秽累(俗事牵累)
(6) 腐败;腐烂 。如:秽货(犹贪污);秽裂(道德败坏)
名词
(1) 脏物;污物 。如:秽臭(又脏又臭的事物);秽渍(污浊的浸渍物);秽器(盛粪便的器具);秽囊(佛教语。凡人的肉身)
(2) 恶人;丑类 。如:秽状(丑恶的行为);秽骂(恶毒咒骂);秽声(秽闻)
(3) 缺点,缺陷 。如:秽訾(坏习惯;坏毛病)
(4) 罪过
若其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文选·木华·海赋》
(5) 引申为淫乱 。如:秽黩(淫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襄(
)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2) 土壤
壤,柔土也。——《说文》
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
厥土惟白壤。——《书·禹贡》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论衡·率性》
(3) 又如:壤坟(柔细肥沃,适于耕种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4) 泛指泥土
夫太山不辞壤石。——《说文·尊贤》
(5) 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阶);天壤之别
(6) 也指一般的土地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李斯《谏逐客书》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7) 又如:壤地(泛称土地或国土);壤策(土地政策)
(8) 地区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穷乡僻壤
(10) 边界线,疆域 。如:接壤
(11) 数词。十秭为壤。又以万万秭为壤。亦泛指大数
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陔,万万陔曰秭,万万秭曰壤。——《孙子算经》
(12) 通“穰”。丰收
畏垒大壤。——《庄子·庚桑楚》
(13) 姓
动词
(1) 毗连;连接
且夫韩、 魏之所以重畏 秦者,为与 秦接境壤界也。——《史记》
(2) 凿地出土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谷梁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ong3 [梅县腔] jong5 [宝安腔] ngiong5 [客英字典] jong5 [台湾四县腔] jo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4 [东莞腔] ngi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壤 | 如兩 | 日 | 陽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njangx/rank | nʑĭ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