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亵
词语释义
秽亵
(1) 污秽
(2) 淫秽
词语解释
谓下体。
《南史·焦度传》:“还都,为贵戚追敍 郢城 时褰露秽褻之事,其戇如此。”
言行下流肮脏。今多指淫秽。
《北史·司马子如传》:“ 子如 性滑稽,不事检裁,言戏秽褻。”《明史·佞倖传·蓝道行》:“帝咎中官秽褻,中官惧,交通 道行 ,啟视而后焚,答始称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将往索妇,自度不能用武,与族兄 十九 往。及门,门者絶之。 十九 素无赖,出语秽褻。 周 使人劝 锡九 归,愿即送女去, 锡九 乃还。”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义娘》:“遇衣冠不洁,或出秽褻语者,立致谴责。”
引证解释
⒈ 谓下体。
引《南史·焦度传》:“还都,为贵戚追敍郢城时褰露秽褻之事,其戇如此。”
⒉ 言行下流肮脏。今多指淫秽。
引《北史·司马子如传》:“子如性滑稽,不事检裁,言戏秽褻。”
《明史·佞倖传·蓝道行》:“帝咎中官秽褻,中官惧,交通道行,啟视而后焚,答始称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将往索妇,自度不能用武,与族兄十九往。及门,门者絶之。 十九素无赖,出语秽褻。 周使人劝锡九归,愿即送女去, 锡九乃还。”
清钮琇《觚賸续编·义娘》:“遇衣冠不洁,或出秽褻语者,立致谴责。”
秽亵的网络释义
秽亵
秽亵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岁声。本义:荒废;长满野草)
(2) 同本义
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说文》
涂薉则塞。——《荀子·王霸》
国之薉孽也。——《荀子·大略》
粤地涂泥多草薉。——《考工记·总目》注
并稻潜秽。——《文选·班固·西都》
民贫,则田瘠以秽。——《荀子·富国》
(3) 又如:秽草(杂草,恶草);秽荒(荒芜;杂草丛生);秽莽(杂草;恶草)
(4) 弄脏,弄污
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汉· 蔡邕《女诫》
形容词
(1) 杂乱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柳宗元《永州八记》
(2) 又如:秽累(文字杂乱累赘);秽谈(秽杂的谈论);秽杂(杂乱;污浊而杂乱;秽亵)
(3) 肮脏;污浊
秽,不净也。——《玉篇》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文选·班固·东都赋》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4) 又如:秽垢(污浊);秽物(肮脏的东西);秽言(肮 脏下流的话);秽慝(污浊,邪恶)
(5) 邪恶;丑陋 。如:秽德彰闻(丑恶的品德昭彰天下);秽志(志操卑下);秽俗(不良的风气);秽累(俗事牵累)
(6) 腐败;腐烂 。如:秽货(犹贪污);秽裂(道德败坏)
名词
(1) 脏物;污物 。如:秽臭(又脏又臭的事物);秽渍(污浊的浸渍物);秽器(盛粪便的器具);秽囊(佛教语。凡人的肉身)
(2) 恶人;丑类 。如:秽状(丑恶的行为);秽骂(恶毒咒骂);秽声(秽闻)
(3) 缺点,缺陷 。如:秽訾(坏习惯;坏毛病)
(4) 罪过
若其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文选·木华·海赋》
(5) 引申为淫乱 。如:秽黩(淫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执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同本义 。也指家居所穿的便服
亵,私服也。——《说文》
思有短褐之亵。——班固《汉书》
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礼记·檀弓下》
(2) 又如:亵衣(私服,家居的便服);亵绊(内衣);亵服(家居所穿的便服);亵裘(平时家居所穿的皮衣)
动词
(1) 轻慢,轻佻地亲近
亵,狎也。——《广雅》
祭服敝则焚之。——《礼记·曲礼上》。注:“不欲人亵之。”
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这里相当于现代语的“啊”、“呀”)。——宋· 周敦颐《周元公集·爱莲说》
有亵众圣,甚非尊贤之理。——《封神演义》
(2) 又如:亵体(不体面);亵尊(降低身分);猥亵(淫乱;下流行为);亵狎(轻慢玩弄);亵人(轻慢无礼的人)
形容词
(1) 亲近;得宠的
廷臣辨之于朝,亵臣争之于旁。——唐· 孙樵《武皇遗剑录》
调也,君之亵臣也。——《礼记·檀弓下》
(2) 又如:亵人(宠幸的人);亵臣(亲近宠幸的臣子);亵近(亲近宠幸);亵玩(亲近而玩弄);亵御(亲近侍从的人)
(3) 肮脏
亵衣衾,不见里。——《礼记》
(4) 又如:亵器(指大小便所用的器具;化妆、梳洗、沐浴用的器具);亵语(污秽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