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乱

huì luàn [ hui luan]
繁体 穢亂
注音 ㄏㄨㄟˋ ㄌㄨㄢˋ

词语释义

秽乱 huìluàn

(1) 淫乱

秽乱深宫
dechauchery

词语解释

  1. 淫乱。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 武曌 以淫牝秽乱 唐 室,实旷劫所无之变。” 清 姚鼐 《南园诗存序》:“君( 钱灃 )始以御史奏 山东 巡抚 国泰 秽乱, 高宗 命 和珅 偕君往治之。” 苏曼殊 《遯迹记》:“嗣后佛法衰微,人心秽乱,沉沦不返。”

引证解释

⒈ 淫乱。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武曌以淫牝秽乱唐室,实旷劫所无之变。”
清姚鼐《南园诗存序》:“君( 钱灃 )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 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
苏曼殊《遯迹记》:“嗣后佛法衰微,人心秽乱,沉沦不返。”

秽乱的国语词典

淫乱。

秽乱的网络释义

秽乱

  • 秽乱,读音是huì l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淫乱。
  • 秽乱造句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
    人间帝王的宫廷都是秽乱之极,隐藏诸般丑恶,何况他们龙生性好淫,又没那诸般伦理讲究,关系更是混乱了。
    可恨你们口是心非,满嘴说的什么清心修行,背地里却男欢女爱,秽乱天国!还有你这个风君,我的好表姐,你喜欢花敬,却愿意成全他和吟箫,倒真是有风度呵!
    董卓专权后,残虐不仁,横征暴敛,秽乱后宫,天下民不聊生,人神共愤,朝野亦是哀歌四起,天怒人怨。
    温候,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难道温候不知?
    董卓老贼,你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难容。
    所至唯与后宫流连耽湎,惟日不足,招迎姥媪,朝夕共肆丑言,又引少年,令与宫人秽乱,不轨不逊,以为娱乐。
    洎乎晚节,秽乱宫。
    从小目睹宫闱秽乱,又一直生活在仲父的阴影下。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
    因董卓擅废少帝,鸩杀太后,挟持朝臣,秽乱宫廷,残暴不仁,滥杀百姓。
    黄巢入住内宫得美人、宫娥数千,这黄巢一盐贩如今平步青云,享有帝室富贵,在皇苑之中自是逍遥无度,以致秽乱宫闱。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
    九重天外,八道环形龙墙,其高大厚实的浅灰色墙体在塑造皇家尊严、拱卫皇家安全、遮挡宫闱秽乱的同时,也一笔抹杀了长青山的盎然翠色。

    汉字详情

    huì [hui]
    部首: 505
    笔画: 11
    五笔: TM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DUNI
    四角: 229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岁声。本义:荒废;长满野草)

    (2) 同本义

    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说文》

    涂薉则塞。——《荀子·王霸》

    国之薉孽也。——《荀子·大略》

    粤地涂泥多草薉。——《考工记·总目》注

    并稻潜秽。——《文选·班固·西都》

    民贫,则田瘠以秽。——《荀子·富国》

    (3) 又如:秽草(杂草,恶草);秽荒(荒芜;杂草丛生);秽莽(杂草;恶草)

    (4) 弄脏,弄污

    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汉· 蔡邕《女诫》

    形容词

    (1) 杂乱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柳宗元《永州八记》

    (2) 又如:秽累(文字杂乱累赘);秽谈(秽杂的谈论);秽杂(杂乱;污浊而杂乱;秽亵)

    (3) 肮脏;污浊

    秽,不净也。——《玉篇》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文选·班固·东都赋》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4) 又如:秽垢(污浊);秽物(肮脏的东西);秽言(肮 脏下流的话);秽慝(污浊,邪恶)

    (5) 邪恶;丑陋 。如:秽德彰闻(丑恶的品德昭彰天下);秽志(志操卑下);秽俗(不良的风气);秽累(俗事牵累)

    (6) 腐败;腐烂 。如:秽货(犹贪污);秽裂(道德败坏)

    名词

    (1) 脏物;污物 。如:秽臭(又脏又臭的事物);秽渍(污浊的浸渍物);秽器(盛粪便的器具);秽囊(佛教语。凡人的肉身)

    (2) 恶人;丑类 。如:秽状(丑恶的行为);秽骂(恶毒咒骂);秽声(秽闻)

    (3) 缺点,缺陷 。如:秽訾(坏习惯;坏毛病)

    (4) 罪过

    若其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文选·木华·海赋》

    (5) 引申为淫乱 。如:秽黩(淫乱)

    英文翻译

    dirty, unclean; immoral, obscene

    方言集汇

    ◎ 粤语:wai3

    宋本广韵

    luàn [luan]
    部首: 106
    笔画: 7
    五笔: TDNN
    仓颉: HRU
    四角: 226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 同本义

    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治理

    予有乱臣十人。——《论语》

    (4) 又如:乱政(治理政务;干扰、败坏政治)

    (5) 扰乱;打乱;使乱

    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沽名乱政。——清· 张廷玉《明史》

    与江水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6) 又如:乱行(打乱了的行列);乱目(扰乱视觉);乱神(扰乱心神)

    (7) 淫乱,玩弄

    始乱之,终弃之。——元稹《会真记》

    (8) 又如:乱失(淫乱放荡)

    (9) 败坏;破坏

    坏法乱纪。——《礼记·礼运》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10) 又如:乱家(伦常败坏的家庭);乱俗(败坏风俗);乱纪(败坏法纪)

    (11) 违反 。如:乱嗣(违反宗法社会谪长继承(制度))

    (12) 混淆 。如:乱实(混淆事实);乱名(混淆名称)

    (13) 为丧事奔忙

    他父亲死了,我在他家帮着乱了几日

    (14) 烦乱

    当时曹操心乱,不能稳睡。——《三国演义》

    (15) 又如:乱志(烦乱的心志)

    (16) 横渡

    乱于河。——《书·禹贡》

    (17) 昏乱;迷乱

    酒乱其神也。——《荀子》

    (18) 又如:乱行(昏乱的行为);乱命(临死前神志昏迷时留下的遗言);乱性(迷乱心性);乱朝(昏乱的朝廷)

    形容词

    (1) 混乱;无秩序

    视其辙乱。——《左传·庄公十年》

    人影散乱。——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群莺乱飞。——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又如:乱法(混乱的法令);乱纪(混乱的时代);乱哄(混乱;吵闹);乱松松(头发散乱蓬松的样子);乱人(违背正道或制造混乱的人)

    (3) 混杂,杂

    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韩非子》

    (4) 又如:乱烘烘(纷杂混乱的样子);乱葬地(乱葬岗,乱葬埂。旧时埋葬无主尸体和死去的穷人的地方)

    副词

    (1) 随意,随便;任意

    乱罚无罪,杀无辜。——《书·无逸》

    (2) 又如:乱背弓空(意借债);乱开玩笑;乱吃;乱出主意;乱跑;乱说乱动

    (3) 很,非常 。如:乱有面子

    名词

    (1) 叛乱;动乱;不安定

    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2) 又

    禹以治, 桀以乱。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

    吴民之乱。——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

    大阉之乱。

    桀纣暴乱。——《韩非子·五蠹》

    乱者四应。——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避秦时乱。——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避乱江东。——《资治通鉴》

    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4) 又如:乱邦(动乱的国家);乱危(动乱;不安定);乱法(引起国家动乱);乱萌(动乱的苗头);乱言(作乱的话);乱逆(叛乱,叛逆);乱贼(叛乱);乱谋(叛乱的阴谋);乱党(旧时当政者对叛逆集团或其成员的称谓)

    (5) 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欲与乱,以止其口。——《汉书·衡山王传》

    (6) 又如:乱气(淫乱之气);乱族(家族内部的淫乱);乱孽(淫乱邪恶)

    (7) 危害;祸乱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霍光传》

    (8) 又如:乱首(祸乱的开端);乱根(祸乱的根源);乱萌(祸乱的苗子);乱祸(祸乱)

    (9) 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乱曰。——《楚辞·屈原·涉江》

    英文翻译

    confusion, state of chaos, revolt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on5 [梅县腔] lon5 [海陆丰腔] lon6 [客英字典] lon5
    ◎ 潮州话:luang6 【潮州】luêng6 (lũang 旧时:lũen)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