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限

zū xiàn [ zu xian]
注音 ㄗㄨ ㄒ一ㄢˋ

词语释义

1.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旧中国苏州地区一般分为三限。每限十天左右﹐愈后则限期愈短。规定限期内交纳﹐可有折让﹐逾期交纳﹐就要加罚。但限期常在农作物尚未收获之前。逾限则催头﹑差役常拘押佃户﹐拷打逼租。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旧 中国 苏州 地区一般分为三限。每限十天左右,愈后则限期愈短。规定限期内交纳,可有折让,逾期交纳,就要加罚。但限期常在农作物尚未收获之前。逾限则催头、差役常拘押佃户,拷打逼租。 清 陶煦 《租核》:“田禾至十月方登场,而租限已自九月中始,及其脱粟而糶,则限早满,无毫髮让矣!”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旧中国苏州地区一般分为三限。每限十天左右,愈后则限期愈短。规定限期内交纳,可有折让,逾期交纳,就要加罚。但限期常在农作物尚未收获之前。逾限则催头、差役常拘押佃户,拷打逼租。

清陶煦《租核》:“田禾至十月方登场,而租限已自九月中始,及其脱粟而糶,则限早满,无毫髮让矣!”

租限的网络释义

租限

  • 租限是地主规定的佃农交租期限。具体情况因地区、农作物收获时间和征租方式而异。一般情况是: 预租,通常以上年底或当年春播前为限; 现租,麦租以立秋前为限,稻租以立冬前为限。在苏南地区,稻租或折租通常分为3限 (亦称“三卯”),每限10天,在“头限”、“二限”内交租,可有若干折让。如在头限内交租,让租1斗。开栈收租前3天,谓之“飞限”。佃农在此3天交租者则有特别折扣。
  • 汉字详情

    [zu]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EGG
    五行:
    仓颉: HDBM
    四角: 27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且( )声。从禾,与谷物有关。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又指按田地征收的捐税)

    (2) 同本义

    租,田赋也。——《说文》

    租,税也。——《广雅》

    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急就篇》

    租籍者,所以强求也。——《管子·国蓄》

    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文帝纪》

    县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车行》

    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租更(指田赋和践更的钱);租委(输纳的田赋);租刍(田赋);租输(上缴的田赋);租限(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

    (4) 赋税

    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什一。——《管子》

    李牧为 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响士。——《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春秋》

    (5) 又如:租入(缴纳的赋税);租民(纳税的人);租车(输纳租赋的车辆);租责(所欠赋税)

    动词

    (1) 租赁;租用

    租户于主有连姻。——《宋史·刘宰传》

    (2) 又如:租头(租金,租钱);租摺(租约);租费(又叫“租金”,“租银”)租种(承租他人的土地来耕种)

    (3) 征收租税

    募民耕滦河旷地,十年始租。——《辽史·食货志》

    (4) 积聚

    予所蓄租,予口卒暗。——《诗·豳风·鸱鴞》

    英文翻译

    rent, lease; rental; tax

    方言集汇

    ◎ 粤语:zo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海陆丰腔] zu1 [东莞腔] zu1 [陆丰腔] zih1 [梅县腔] zii1 zhu1 [沙头角腔] zu1 [宝安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則吾平聲開口一等tsuco/zu
    xiàn [xian]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AV
    四角: 7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艮( gèn)声。阜,土山,与山势有关。本义:阻隔)

    (2) 同本义

    限,阻也。——《说文》

    限之以大故。——《楚辞·怀沙》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3) 又如:限绝(隔绝);限隔(阻隔;隔绝);限带(阻隔围绕);限难(阻难)

    (4) 限制;限定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杜甫《别赞上人》

    (5) 又如:限状(限期完成公务的文书)

    名词

    (1) 险阻

    南有巫山, 黔中之限。——《战国策》

    (2) 限期

    限六日内交。——《广东军务记》

    不可限以时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留待限期。——《聊斋志异·促织》

    严限追比。

    (3) 又如:限次(期限);限尽(寿命到了期限);限外(逾期)

    (4) 界限、边界、分界线(如领土、运动场所、田地等)

    限,界也。——《小尔雅》

    长城之限。——清·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

    (5) 又如:东限琅琊台

    (6) 限度,止境

    心中无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权限(职权范围);宽限(放宽限期);极限;上限;下限;限级(限度等级)

    (8) 门槛

    限,一日门榍。——《说文》

    限阈也。——《玉篇》

    (9) 又如:锯断城门限

    英文翻译

    boundary, limit, lin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n5 [宝安腔] han3 [海陆丰腔] han6 [客英字典] han5 ha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台湾四县腔] han5 [梅县腔] han5 [陆丰腔] han6 [东莞腔] h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簡山開上聲開口二等ghrenx/haaenɣ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