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
词语释义
秘传
(1) 秘密传授;特别传授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秘密传授。 汉 王充 《论衡·谈天》:“祕传或言天之离天下六万餘里。”《水浒传》第八七回:“小将军听了,心中自忖道:‘俺这几个阵势,都是祕传来的,不期都被此人识破。’”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三:“採得蒓丝全不滑,祕传煮法要瞒人。”
引证解释
⒈ 秘密传授。
引汉王充《论衡·谈天》:“祕传或言天之离天下六万餘里。”
《水浒传》第八七回:“小将军听了,心中自忖道:‘俺这几个阵势,都是祕传来的,不期都被此人识破。’”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三:“採得蒓丝全不滑,祕传煮法要瞒人。”
秘传的网络释义
秘传
秘传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ì
名词
(1) 秘鲁的简称
(2) 另见
mì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必(
)声。 本义:一种香草)(2) 不可测知;不公开
祕,神也。从示,必声。——《说文》
祕舞更奏。——张衡《西京赋》
祕器。——《后汉书·袁安传》。注:“棺也。”
祕宝。——《后汉书·班彪传》。传:“河图之属。”
祕经。——《后汉书·苏竟传》。注:“图纬书也。”
其事秘,世莫知也。——《史记·武帝本纪》
(3) 又如:秘箓(秘文);秘法(秘术,秘密的方法);秘狱(也称掖庭狱,汉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
(4) 稀奇,世上少有
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唐诗纪事·段成式》
(5) 又如:秘怪(神奇怪异);秘珍(罕见珍品);秘异(奇异);秘籍(珍贵罕见的书籍);秘宝(不常见的珍异宝物)
(6) 深,深邃 。如:秘宇(深殿);秘典(含义深奥的典籍);秘义(深奥的意义)
(7) 与皇帝有关的 。如:秘驾(帝王的车驾);秘馆(即秘阁,帝王藏书之所);秘色(古代越州官窑所产瓷器的颜色,因为帝王所专用,故云)
动词
(1) 隐藏;保守秘密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表。——《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秘惜(隐藏珍惜,不以示人);秘郁(隐秘,隐藏);秘丘(山林之所,隐居之处)
(3) 闭 。如:秘固(犹密封,封固)
名词
(1) 秘密、奥妙的事物
而此秘未睹。——《宋书·谢灵运传论》
(2) 秘书的简称 。受雇为上级处理通讯及日常事务和杂务的人。如:一秘
(3) 姓
(4) 另见
(秘鲁)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i4 [台湾四县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祕 | 兵媚 | 幫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piih/pyh | pi |
详细解释
chuán
动词
(1)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名词
(1) 驿站所备的车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动词
(1) 作传;记载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