秔稻
注音
ㄐ一ㄥ ㄉㄠˋ
词语释义
粳稻。
词语解释
粳稻。
《文选·扬雄<长杨赋>》:“驰骋秔稻之地,周流棃栗之林。” 李善 注:“《説文》曰:‘秔,稻属也。《声类》以为秔,不黏稻也。’《汉书》 东方朔 曰:‘ 涇 渭 之南,又有秔稻、棃、栗之饶。’”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臣论秔稻书》:“ 江 表惟 长沙 名有好米,何得比 新城 秔稻邪?”《明史·食货志三》:“供用库,贮秔稻、熟米及上供物。”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 西藏 山谷阻深……特其土地磽确,栽种独宜青稞,上者止於牟麦,而秔稻不适於土宜。”
引证解释
⒈ 粳稻。
引《文选·扬雄<长杨赋>》:“驰骋秔稻之地,周流棃栗之林。”
李善注:“《説文》曰:‘秔,稻属也。 《声类》以为秔,不黏稻也。’《汉书》东方朔曰:‘ 涇渭之南,又有秔稻、棃、栗之饶。’”
三国魏曹丕《与朝臣论秔稻书》:“江表惟长沙名有好米,何得比新城秔稻邪?”
《明史·食货志三》:“供用库,贮秔稻、熟米及上供物。”
章炳麟《中华民国解》:“西藏山谷阻深……特其土地磽确,栽种独宜青稞,上者止於牟麦,而秔稻不适於土宜。”
秔稻的网络释义
秔稻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non-glutinous ric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ng1 [客英字典] gang1 [台湾四县腔] g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ng1 [客英字典] gang1 [台湾四县腔] g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庚 | 古行 | 見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rang/keang | kɐ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舀(
)声。本义:水稻) 同本义其谷宜稻。——《周礼·职方氏》
浸彼稻田。——《诗·小雅·白华》
(2) 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英文翻译
rice growing in field, rice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tau1 [客英字典] tau5 tau1 [沙头角腔] ziau1 tau1 [宝安腔] tau1 [海陆丰腔] to6 tau6 tau1 [梅县腔] tau5 [陆丰腔] to5 [客语拼音字汇] tau1 tau4 to1 to4 [东莞腔] tau3
◎ 潮州话:d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tau1 [客英字典] tau5 tau1 [沙头角腔] ziau1 tau1 [宝安腔] tau1 [海陆丰腔] to6 tau6 tau1 [梅县腔] tau5 [陆丰腔] to5 [客语拼音字汇] tau1 tau4 to1 to4 [东莞腔] tau3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道 | 徒晧 | 定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dʰɑu | daux/d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