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kē yán [ ke yan]
注音 ㄎㄜ 一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科研 kēyán

(1) 科学研究的简称

科研机构
scientific research

词语解释

  1. 科学研究的简称。

    艾芜 《谈文艺刊物》:“他们农忙之后,科研之余,写的文艺作品,就有更多发表的园地了。”

引证解释

⒈ 科学研究的简称。

艾芜《谈文艺刊物》:“他们农忙之后,科研之余,写的文艺作品,就有更多发表的园地了。”

科研造句

他在这项科研活动中卓有成效的研究,受到了同行的称赞和尊敬。
在科研上,浅尝辄止是不行的。
经过懈努力科学家们终于攻克了科研难题。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进程中,一次次的失败都没有使科研人员气馁,而是更加激励了他们的斗志。
我们的教育、教学、科研,要齐头并进。
爸爸在教学和科研中成绩突出,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
做学问,搞科研,都需要水磨功夫。
在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项试验终于成功了。
这一年来,他们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张教授为了完成一项科研攻关任务,杜门谢客三个月。
我国有许多科研成果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科学家对科研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早就习以为常了。
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归为己有。
夜以继日在实验室搞科研的他,今天忙里偷闲看了一下孩子。
展览馆里展出的都是最新的科研成果。
这个科研所没要国家一分钱,是几个科技人员白手起家搞起来的。
这些年轻人初生之犊不惧虎,敢于承担尖端的科研项目。
今年我校又被评为科研示范学校。
我们在尖端科研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持续的市场更需要有成熟运转机制的设计教育,需要有不骄不躁的教育态度和开拓性的科研目标。

汉字详情

[ke]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YJ
四角: 2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ʰuɑkhua/qua
yán,yàn [yan]
部首: 517
笔画: 9
五笔: DGA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RMT
四角: 11640

详细解释

yán

动词

(1) (形声。从石,幵( jiān)声。本义:细磨)

(2) 同本义

打取杏仁,以汤脱去黄皮,熟研,以水和之,绢滤取汁。——《齐民要术》

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红楼梦》

(3) 又如:研石(磨墨的用具);研弄(磨墨弄笔)

(4) 研究;探讨

能研诸侯之虑。——《易·系辞》。注:“研,俞思虑也。”疏:“精也。”

研核阴阳。——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研榷(研究;商订);研述(研究并阐述);研味(研究玩味);研治(研究);研省(研究省察);研赏(研究赏析);研究(细致审问);研务(探究事理)

形容词

(1) 详尽;精细 。如:研务(细审);研深(精深);研疏(精细和粗细);研校(仔细校对);研讯(仔细审讯)

(2) 妍好。也作“妍” 。如:研和(美好温和);研美(妍美);研艳(妍丽,华美)

(3) 另见 yàn

yàn

(1) 同“砚”

(2) 另见 yán

英文翻译

grind, rub; study, research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jin6 ngaa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en1 ngan1 ngan2 [ngan5] [宝安腔] ngion1 ngien2 ngan1 | ng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1 ngan1 ngan2 [ngan5] [梅县腔] ngam5 [客语拼音字汇] ngan1 ngan2 ngian1 ngian1 ngi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吾甸先開去聲開口四等ngenh/ngennŋ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