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kē pǔ [ ke pu]
注音 ㄎㄜ ㄆ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科普 kēpǔ

(1) 普及科学知识

popular science

词语解释

  1. 科学普及的略语。如:科普读物;科普工作。

引证解释

⒈ 科学普及的略语。

如:科普读物;科普工作。

科普造句

今天读了一篇天文方面的科普文章,对于宇宙知识的了解使我获益匪浅。
科普读物一般都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科普读物的内容并不深奥,小学生都能读懂。
孩子通过观看科普录像,获得很多知识。
我们要多读些科普读物,懂得一些科学常识。
通过观看这部科普电影,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科普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兴办科普事业,可以依法获得资助和捐赠。
科普知识的传播是很必要的。
肚皮舞蹈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盈利,但是科普兰说,他在巡演过程中得到了其他回报。
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以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为例,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科普工作与农民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思考。
科普的研究小组重构了约5万年以前,最后一次间冰期时期的海平面。
只有具备丰富的科普知识,才能触发创新的灵感。
谭?科普塞是中外对话网的运作和发展总管.
开发一系列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系列减灾科普读物、挂图、音像制品和宣传案例教材。
她从午夜到凌晨三点总要读些科普读物.
福建省龙海县地震办公室,多年来重视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选举官员说,在首都斯科普里附近的阿拉西诺沃村发生了两起枪击事件。
其三,体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情况,指出在大科学时代,投身科普事业科学家责无旁贷。
前言:从设计开发原则、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思考,设计“城市中水回用”科普活动资源包。

汉字详情

[ke]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YJ
四角: 2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ʰuɑkhua/qua
[pu]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UO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CA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2) 同本义

普,日无色也。——《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3) 遍,普遍;全面

普天之下。——《孟子·万章下》

广矣普矣。——《文选·宋评论·高唐赋》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汉书·扬雄传下》

普施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三国志·吴主传》

(4)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及;普遍);普施(普遍施与);普恩(普施的恩泽)

(5) 广大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

名词

(1) 对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的简称 。如:普法战争

(2) 吐蕃俗称丈夫(成年男子)为普

(3) 姓

英文翻译

universal, general, widesp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pou2
◎ 客家话:[东莞腔] pu1 [陆丰腔] pu3 [梅县腔] pu1 [沙头角腔] pu1 [客英字典] pu1 pu3 [台湾四县腔] pu1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1 [海陆丰腔] pu1 pu3 [宝安腔] p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滂古上聲開口一等phox/phuupʰ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