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稼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谷类作物的统称。
《墨子·天志下》:“刈其禾稼,斩其树木。”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结栋宇以免巢穴,选禾稼以代毒烈。” 唐 元稹 《赛神》诗:“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 陈毅 《六国之行》诗:“海滨禾稼美,沙漠石油浓。”
引证解释
⒈ 谷类作物的统称。
引《墨子·天志下》:“刈其禾稼,斩其树木。”
晋葛洪《抱朴子·仁明》:“结栋宇以免巢穴,选禾稼以代毒烈。”
唐元稹《赛神》诗:“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
陈毅《六国之行》诗:“海滨禾稼美,沙漠石油浓。”
禾稼的国语词典
农作物。
禾稼的网络释义
禾稼
禾稼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汉字部首之一。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类作物的总称)
(2)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
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说文》
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广雅·释草》
(3) 又如:禾粟(谷粟);禾畴(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带芒的谷穗);禾绢(谷穗);禾线(谷穗);禾稿(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谷类和豆类)
(4) 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取禾三百亿。
取禾三百囷。
禾生陇亩无东西。——唐· 杜甫《兵车行》
一丘之禾。——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禾黍(泛指庄稼或粮食);禾卉(谷类作物的植株);禾稼(谷类作物的统称);禾谷(谷类作物)
(6) 禾秆 。如:禾茇(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茎秆)
(7) 特指初生没有吐穗的水稻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书·金滕》
(8) 又如:禾田(稻田);禾把(连穗带秆的稻捆子);禾更旧时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种赋税;禾米(稻米);禾稻(稻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wo3 [客英字典] vo2 [海陆丰腔] wo2 [梅县腔] wo2 [台湾四县腔] wo2 [东莞腔] wo2 [客语拼音字汇] vo2 vo4 [宝安腔] wo2
◎ 潮州话:多亚5 又 何娃5 ,da5 hua5(tâ huâ)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和 | 戸戈 | 匣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ghua/hua | ɣuɑ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家声。本义:种植五谷)
(2) 同本义
不稼不穑。——《诗·魏风·伐檀》
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山海经·大荒南经》
宜稼于田。——《仪礼·少牢礼》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稼桑(栽种桑树的一种方法。即斩下桑的枝叶而加以种植);稼事(农田耕种的事物);稼政(修封疆、开沟洫、教民种植五谷等事);稼器(农具)
(4) 从事农业生产
好稼者众矣。——《荀子·解蔽》
名词
(1) 禾所结的果实
稼,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说文》。朱骏声曰:“在野曰稼。”
九月筑城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简稼器。——《周礼·遂大夫》
(2) 谷物;庄稼
稼生于野,而藏于仓。——《吕氏春秋》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唐· 王维《宿郑州》
伤稼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一亩之稼。——宋· 沈括《梦溪笔谈》
共说今年秋稼好,碧湖红稻鲤鱼肥。——清· 郑燮《喜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台湾四县腔] ga5 [宝安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梅县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駕 | 古訝 | 見 | 麻二開 | 去聲 | 禡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krah/keah | 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