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宫别寝

lí gōng bié qǐn [ li gong bie qin]
繁体 離宮別寢
注音 ㄌ一ˊ ㄍㄨㄥ ㄅ一ㄝˊ ㄑ一ㄣˇ

词语释义

1.见"离殿别寝"。

词语解释

  1. 见“ 离殿别寝 ”。

引证解释

⒈ 见“离殿别寝”。

汉字详情

[li]
部首: 225
笔画: 10
五笔: YBM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UK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2) 同本义

离,离黄仓庚也。——《说文》

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流離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

(4) 八卦之一,象征火

离,为火,为日。——《易·说卦》

(5) 通“缡”。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申佩离以自思。——《汉书·外戚传》

(6) 通“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如虎如罴,如豺如离。——《史记·周本纪》

(7) 通“樆”。山棃

桂椒栏,檗离朱杨。——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

(8) 通“蓠”。香草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9) 姓

动词

(1) 离假借为“剺”。离开;离别

正大夫离居。——《诗·小雅·雨无止》

少小离家老大回。——《回乡偶书》

今当远离。——诸葛亮《出师表》

离臣虏之劳。——《韩非子·五蠹》

离城三里。——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离吾乡七百里。——清· 袁枚《祭妹文》

离离原上草……萋萋满别情。——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 又如:脱离(离开);偏离(离开正道);离了母(离了谱;失去本来面目);离人(与亲人分别的人);离恨(离别的愁恨);离格儿(出格);离了眼(看花了眼);离丧(指亲人死亡)

(3) 分散,离散。跟 “合”相对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

不愿离而离。——清· 林觉民《与妻书》

约从离衡。——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离合(分合;聚散);离聚(分和合);离鹤(失群的鹤);离会(指两国君主相会,而彼此意见不一致,不能定是非善恶)

(5) 假借为“罹”。遭受

雉离于罿。——《诗·王风·兔爰》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6) 又如:离骚(遭遇到忧患);离恨天(遭逢恨事之天);离尤(遭受罪愆);离殃(遭受,罹祸)

(7) 割取

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礼记·少仪》

(8) 又如:离肺(割去肺脏)

(9) 断绝;判别

一年离经辨志。——《礼记·学记》

(10) 又如:离经(离析经书的文句章节);离辞(离析辞句)

(11) 违背,背离

失法离令。——《商君书·画策》

众叛亲离。——《左传》

(12) 又如:离上(背叛君上);离次(离弃职守);离判(弃去形体,超越形躯);离志(异心,背离的心志)

(13) 距离;相距

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水浒传》

(14) 又

离这里还有多少路。

(15) 罗列,陈列

夜峰何离离,明日落石底。——李贺《长歌续短歌》

(16) 又如:离离(罗列的样子)

(17) 经历

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汉书·西域传上》

(18) 缺少 。如:离不得(少不了,不免);发展科技,离不了人才;差不离(差不多)

(19) 通“丽”。附丽,附着

六五之言,离王公也。——《易·离》

月离于毕,俾滂沱也。——《诗·小雅·渐渐之石》

数量词

(1) 二,两;双

离坐离立,无往参焉。——《礼记·曲礼上》

离,丽也。——《易·离卦》

(2) 又

明两作离。

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离不言会。——《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二国会曰离。”

则不敢正坐离立。——《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3) 又如:离立(并立)

形容词

通“俪”。成双,成对

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管子·问》

宿离不贷。——《礼记·月令》

英文翻译

rare beast; strange; elegant

方言集汇

◎ 粤语:lei4 sit3
◎ 潮州话:l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lĭelie
gōng [gong]
部首: 322
笔画: 9
五笔: PKKF
五行:
仓颉: JRR
四角: 306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2) 同本义

宫,室也。——《说文》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释文》

父子皆异宫。——《礼记·内则》

上入执宫功。——《诗·豳风·七月》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孟子·滕文公上》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父母妻子,皆同其宫。——《墨子·号令》

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战国策·齐策》

(3) 又如果宫室对举,则宫指整所有围墙围着的房子,室指其中的一个居住单元(room)。如:宫柯(屋子;家里。宫:古代房屋的通称);宫庭(房屋之中);宫墙(房屋的围墙)

(4) 秦汉以来,宫指宫廷,帝王的住所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

沛公入 秦宫。——《史记·留侯世家》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作宫阿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宫嫔(宫廷中的女官);宫漏(宫廷里计时用的漏壶);宫众(保卫王宫的官吏的子弟)

(6) 神仙的居处 。如:蓬莱宫;天宫;宫神(守卫天宫的门神)。又指文化活动或娱乐的场所。如:少年宫;文化宫

(7) 五音之一。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

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庄子·徐无鬼》

(8) 又如:宫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音阶。常用以代指音乐);宫调(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凡以宫为主的调式为“宫”;又凡以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主的格式为“调”,统称为“宫调”);宫商角徵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

(9) 借指帝王 。如:宫宇(帝王所居位的宫室殿宇);宫车晏驾(皇帝死亡的讳辞。晏:晚);宫仗(帝王的仪仗)

(10) 太子 。如:宫保(即太子少保,二品官阶,可用一品顶戴。称有宫保街的巡抚,是表示尊重);宫坊(青宫与春坊。青宫为太子的居处,春坊为太子的官属,合指太子的官署)

(11) 借指后妃 。如:宫主(古代高丽国臣民对本国后妃的称呼);宫眷(后妃的统称);宫卿(大长秋。皇后宫中的高级近侍);宫眷(本指宫帷,借指嫔妃)

(12) 以十二个黄道座的位置作为标志的黄道十二宫之一

(13) 宗庙,神殿,供神的大建筑物

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史记·封禅书》

(14) 又如:雍和宫;宫馆(祠庙);宫庙(犹宗庙)

(15) 妇女子宫的省称 。如:扩宫;宫颈

(16) 古代五刑之一。阉割男子生殖器

宫辟疑赦。——《书·吕刑》《传》:“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

(17) 又如:宫者(受过宫刑的男子);宫罪(宫刑);宫割(施以宫刑);宫墨(宫刑与墨刑的并称);宫罚(宫刑)

(18) 古代贵族妇女的卧室

以阴礼教六宫。——《周礼》

(19) 通“躬”。身体

余左执鬼中,右执殇宫。王念孙云:中、宫皆身也。——《国语·楚语上》

(20) 通“官”( guān)。官府,官舍

甸粟而内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县治宫储,设共具而望幸。——《汉书·食货志下》

(21) 又如:宫府(官府)

动词

(1) 居住;栖息

若但竖数十屋而宫,群数十士而饭,而曰教养尽是矣,何其易也!——宋· 叶适《瑞安县重修县学记》

(2) 营建宫室房屋

重门城,昔齐王芳为 司马师废之,宫于此。——《水经注》

(3) 围绕

君为庐宫之。——《礼记》

大山宫小山,霍。——《尔雅·释山》。疏: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

英文翻译

palac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宋本广韵

bié,biè [bie]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KL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SLN
四角: 6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冎( 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4)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6) 区分;辨别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8) 离别;告别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0)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12) 送别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5) 扭、转过去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形容词

(1) 另外的,不同的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3) 特殊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5)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副词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3) 各;各自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5)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6)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7) 另见 biè

英文翻译

separate, other; do not

方言集汇

◎ 粤语:bit6
◎ 客家话:[宝安腔] pet8 [沙头角腔] piet8 [东莞腔] pet8 [陆丰腔] piat8 p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皮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biet/byet
qǐn [qin]
部首: 322
笔画: 13
五笔: PUV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LME
四角: 30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2) 同本义

寢,卧也。——《说文》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宰于昼寝。——《论语·公冶长》

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公羊传·僖公二年》

暮寝而思之。——《战国策·齐策》

元济尚寝。——《资治通鉴·唐纪》

寝必重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既同寝。——清·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寝不成寐(睡不着。形容心事重);寝不安席(睡觉不能安予枕席。形容心事重);寝卧(睡眠息止);寝床(睡觉用的床);寝息(睡卧休息);寝衾(泛指睡眠所用之衣物);寝宿(睡卧宿息);寝饭(睡觉和吃饭);寝兴(睡下和起床);寝膳(寝食);寝燕(亦作“寝宴”。睡卧与休息)

(4) 卧

成子高寝疾, 庆遗于请曰:“子之病革矣。”——《礼记·檀弓》

(5) 又如:寝石(卧石,横躺着的石头);寝伏(卧伏);寝兕(卧着的独角犀。常画于帝王车轮上以壮威);寝病(卧病);寝疾(卧病);寝床(躺卧在床上)

(6) 搁置 。如:寝格(搁置;阻碍);寝遏(搁置;阻止);寝阁;寝置(犹搁置)

(7) 停止 。如:寝谋(停止谋划,停止施行计划);寝罢(废除;停止);寝废(停止;废弃;废除)

(8) 平息 。如:寝兵(息兵;停止战争);寝事(息事、完事)

(9) 罢免 。如:寝免(罢免;免去);寝停(停罢。免职);寝夺(罢免;免除)

名词

(1) 寝室、卧室

无东西厢有室曰寝。——《尔雅·释宫》

然后适小寝。——《礼记·玉藻》

(2) 又如:寝户(寝门。内室的门);寝所(犹寝室,住所);寝幄(卧室内的帷帐);寝殿(帝王的寝宫,卧室);寝斋;寝庐(住房)

(3) 君王的宫室

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周礼·官人》

(4) 宗庙中藏祖先衣冠的后殿

寝成孔安。——《诗·商颂·殷武》

(5) 帝王陵园中的正殿

执爵于太寝。——《礼记·月令》

(6) 又如:寝阙(陵墓);寝殿(陵墓的正殿);寝堂(帝王陵墓的正殿);寝陵(帝王的陵墓)

形容词

(1) 丑陋

不以鄙陋寝容。——《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貌寝陋,不能远视。——《新唐书·郑注传》

貌甚寝。——清· 魏禧《大铁椎传》

武安者,貌寝。——《史记·魏其安侯传》。 韦昭曰:“短小也,丑恶也。”

(2) 又如:寝小(丑陋矮小);寝陋( 容貌丑陋);寝侻;寝容(容貌丑陋)

副词

逐渐 。如:寝坏(逐渐废弃;逐渐败坏);寝繁(逐渐繁多);寝饿(越来越饿)

英文翻译

sleep, rest; bed cha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cam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