禘尝

dì cháng [ di chang]
繁体 禘嘗

词语释义

禘礼与尝礼的并称。周礼,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古代常用以指天子诸侯岁时祭祖的大典。

词语解释

  1. 禘礼与尝礼的并称。

    周 礼,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古代常用以指天子诸侯岁时祭祖的大典。《礼记·中庸》:“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诸掌乎!”《孔子家语·论礼》:“禘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 汉 匡衡 《告谢毁庙》:“是禘尝之序,靡有过五,受命之君,躬接於天。” 清 钱大昕 《禘尝说》:“宗庙之礼,莫重乎禘尝。禘尝皆时祭也。”

引证解释

禘礼与尝礼的并称。

周礼,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古代常用以指天子诸侯岁时祭祖的大典。《礼记·中庸》:“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诸掌乎!”《孔子家语·论礼》:“禘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 汉匡衡《告谢毁庙》:“是禘尝之序,靡有过五,受命之君,躬接於天。” 清钱大昕《禘尝说》:“宗庙之礼,莫重乎禘尝。禘尝皆时祭也。”

禘尝的网络释义

禘尝

  • 禘礼与尝礼的并称。 周 礼,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古代常用以指天子诸侯岁时祭祖的大典。《礼记·中庸》:“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诸掌乎!”《孔子家语·论礼》:“禘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 汉 匡衡 《告谢毁庙》:“是禘尝之序,靡有过五,受命之君,躬接於天。” 清 钱大昕 《禘尝说》:“宗庙之礼,莫重乎禘尝。禘尝皆时祭也。”《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 汉字详情

    [di]
    部首: 431
    笔画: 13
    五笔: PYUH
    仓颉: IFYB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帝声。本义: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各种大祭的总名)

    (2) 同本义

    禘,祭也。——《说文》

    禘,大祭也。汉儒说,禘有三。——《尔雅·释天》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

    (3) (1)大禘,郊祭祭天 (2)殷禘。宗庙五年一次的大祭,与“袷”并称为殷祭。 (3)时禘。宗庙四时祭之一。每年夏季举行。又如:禘郊(天子祭祀始祖和天神的大典);禘乐(禘祭时所用的音乐);禘袷(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

    (4) 同“谛”。细察

    禘者,谛也,谛其德而差优劣也。——《说苑》

    英文翻译

    imperial ancestor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da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i5 ti5 [海陆丰腔] di5 ti5 [陆丰腔] di5 [台湾四县腔] di5 ti5
    ◎ 潮州话:t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特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deh/deydʰiei
    cháng [chang]
    部首: 338
    笔画: 9
    五笔: IPFC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BMMI
    四角: 9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旨,尚声。“旨”,滋味美。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2) 同本义

    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

    臣先尝之。——《礼记·曲礼》

    不敢尝。——《论语》

    百鬼迪尝。——《汉书·礼乐志》

    尝其旨否。——《诗·小雅·甫田》

    (3) 又如:尝酒;尝食(试辨食物的味道);尝酎(祭祀的时候,尝一尝新酒的滋味)

    (4) 尝试

    尝,试也。——《小尔雅》

    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

    (5) 又如:尝巧(试验其技巧);尝汤戏(正戏前加演的短戏)

    (6) 经历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十八年》

    (7) 又如:备尝艰苦;尝到了公职的甜头

    副词

    曾经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英文翻译

    taste; experience, experi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4
    ◎ 潮州话:siên5(siêⁿ) [饶平、潮阳]sion5(siôⁿ) [揭阳]siang5(siâng),zêng5(chêng)

    宋本广韵